本書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的講義。本書共28篇,始于神話與傳說,迄于清末譴責小說,敘述中國古代小說演變的歷程。說小說未必要說小說史,但讀完小說史,我們才有可能給每部小說一個準確的定位。假如你是一位寫小說的作家,小說史可以告訴你寫作的起點在哪里,可以告訴你哪一些構思已經被前人用過了……假如你是一位讀小說的 “看官”,小說史可以告訴你手中的這部書居于何等的地位,有何等的價值 ……假如兩者都不是,就請你慕“魯迅”之大名打開這本書?!棒斞浮倍志鸵呀泝r值連城。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所有喜歡魯迅的人,所有不喜歡魯迅的人,大學生與研究生,研究家或一般干部,望子成龍的家長…… 本書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是中國第一部小說專史。本書將各種類型的小說及其發(fā)展,放到當時各種社會條件下進行考察,勾勒出一條脈絡清晰的數(shù)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為撰此書,作者輯錄漢至隋之古小說36種,搜集宋至清末小說41種的史料,并參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種。本書以言簡意賅之筆法,公允平當之態(tài)度,評判歷代小說之思想、藝術,許多見解,至今仍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指導性意見。本書代表了一個時代中國人研究中國小說史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