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古史研究的新進展或者依賴新的史學理論,而推動中國近代史學研究的“四大發(fā)現”,即甲骨文、漢簡、敦煌文書和明清檔案,確實在相應的研究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敦煌學提供的新資料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古文書,還有洞窟、壁畫、雕塑等中供研究,而與敦煌毗鄰的吐魯番所提供的資料,一方面有著與敦煌相近的特點,另一方面近年更有上乘表現,吐魯番也有洞窟、壁畫、雕塑,但吐魯番學的主要支柱其實是古代墓葬,正是這些墓葬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吐魯番出土文獻(文書、墓志等)。過去,吐魯番被人熟知的是阿斯塔那、哈拉和兩個古墓區(qū),近年更有一些新的古墓區(qū)出現,而規(guī)模最大、未來意義更大的要數洋墓地。洋海墓地的資料現在雖然只披露了很小的一角,就已經讓人大感驚奇。吐魯番學隨著考古新進展、新資料的不斷出現,示來的大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