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柵壽。字星杓,后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后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參與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發(fā)表了《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并從事散文、新詩創(chuàng)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拔逅摹币院?,周作人作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了大量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在他的影響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家在內的散文創(chuàng)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現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失敗后,思想漸離時代主流,主張“閉戶讀書”。30年代提倡閑適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蟲魚”的狹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