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修辭與文化守夜:全球化視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對大眾文化的崛起與新中產階層的形成與訴求和欲望想像,以及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文化觀念的變遷、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的產業(yè)化,甚至與多元文化競爭格局中引發(fā)的文化領導權問題作了剖析,并結合全球化語境中世界文化格局重組的大背景,對當前重要的世界文化思潮和文化價值論以及當前執(zhí)政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等諸多問題有所論及。事實上,大眾文化的流行已表明它在大眾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主導性地位,它借助于市場的力量已經滲透到大眾的文化心理結構中,如若無視它的事實存在,就會使主流話語在大眾層面陷入孤立、僵化以至空白,甚至處于“失語”進而失效的自說自話狀態(tài),最終使大眾再也聽不懂或不再理會主流話語的聲音。“文化研究”實踐表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一詞,重心既不在美學策略,也不在簡單的人文價值評判,而落在政治經濟學分析上,這種傾向已顯現在中國大眾文化研究中。在新的歷史語境下,盡管我們選擇以中產階層為消費主體的大眾文化作為研究對象,但不表明我們對其趣味的認同,更不是擔當辯護人,而是堅持一種批判立場和清醒的理性意識。既要看到它為形成文化研究的中國學派積累資料和本土文化經驗的理論價值;亦要看到它在面對強勢文化侵蝕和挑戰(zhàn),大力發(fā)展民族特色大眾文化,使其在文化相互激蕩競爭、文化貿易逆差嚴峻的境遇下,提升文化競爭力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有利于增強黨的文化執(zhí)政能力,更有利于在國際舞臺上建構剛健清新勇于擔當大國責任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