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

文學理論

定 價:¥36.00

作 者: 南帆、劉小新、練暑生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博雅大學堂·文學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301137512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3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對文學理論的講解分為兩個方面:一、文學是什么;二、如何研究文學。從這兩個宏觀角度入手,作者闡釋了作家、文本敘事與抒情、修辭等對象,分析了文學與文化如歷史、宗教、民族、地域等的關系,考察了文學經(jīng)典、讀者接受等問題。這本著作包含了兩種版本。《文學理論基礎》內(nèi)容簡明,論述力求通俗曉暢;《文學理論》不僅多出了兩個章節(jié),而且更多地涉及一些理論辨析的難點和文學理論史資料。前者意在闡述一些基本觀念,為中文學科提供基礎教材;后者系教育部“十一五”國家重點教材,更適合于大學里的文學專業(yè)學習。

作者簡介

暫缺《文學理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封面
扉頁
版權頁
目錄
上篇 文學是什么
    引言 文學與世界
    第一部分 文學的構(gòu)成
        第一章 文學的功能與機制
            一 文學的再現(xiàn)
            二 文學的功能
            三 文學的機制
        第二章 作者
            一 作者的個性
            二 文學的想象
            三 無意識
        第三章 文本
            一 從作品到文本
            二 互文性
            三 作為話語的文本
        第四章 文類
            一 什么是文類
            二 文類的劃分
            三 文類的變遷
        第五章 敘事話語
            一 敘事話語
            二 故事與情節(jié)
            三 敘事功能
            四 敘事呈現(xiàn)
            五 敘事聲音
        第六章 抒情話語
            一 抒情話語與抒情詩
            二 詩歌的語言組織
            三 詩意
        第七章 修辭
            一 什么是修辭
            二 修辭與文類
            三 修辭中的權力和意識形態(tài)
        第八章 傳播媒介
            一 電子媒介與文化
            二 文字與影像
            三 電子時代的文學
    第二部分 文學與文化
        第九章 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
            一 傳統(tǒng)的定位
            二 意識形態(tài)對文學的制約
            三 審美產(chǎn)生意識形態(tài)
            四 文學與意識形態(tài)批判
        第十章 文學與歷史
            一 文學與歷史的交融
            二 作為野史的小說
            三 文學與歷史的想象
        第十一章 文學與宗教
            一 原始宗教與文學的起源
            二 宗教文學與藝術宗教
            三 宗教象征與文學象征
            四 佛禪思維與超現(xiàn)實主義
            五 宗教與文學價值的構(gòu)成
        第十二章 文學與民族
            一 民族與民族主義
            二 文學的民族性與民族主義文學
            三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四 后殖民批評與民族主義文論
        第十三章 文學與地域
            一 地域與文學風格
            二 地域及其超越
            三 “批判的地域主義”
        第十四章 文學與道德
            一 道德的批評
            二 道德與審美
            三 道德與歷史
        第十五章 文學與性別
            一 性別的文化屬性
            二 文學與性別
            三 女性文學或女性寫作
            四 性別觀點的超越
下篇 如何研究文學
    引言 文學性與開放的研究
        第十六章 文學史與經(jīng)典
            一 文學史的興起
            二 經(jīng)典、經(jīng)典化與權力
            三 壓抑與反叛
            四 經(jīng)典、文學教育與文化認同
        第十七章 文學史與大眾文學
            一 經(jīng)典體系與大眾文學
            二 大眾文學的傳播
            三 大眾文學的兩種涵義
            四 批判與肯定
        第十八章 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一 西方術語的引入
            二 廣義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三 文學史中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四 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的范式轉(zhuǎn)換
        第十九章 現(xiàn)實主義
            一 現(xiàn)實主義概念的緣起
            二 現(xiàn)實主義的理論涵義
            三 現(xiàn)實主義的泛化
            四 被質(zhì)疑的現(xiàn)實主義
        第二十章 現(xiàn)代主義
            一 現(xiàn)代主義的歷史
            二 現(xiàn)代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分歧
            三 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難點
        第二十一章 后現(xiàn)代主義
            一 后現(xiàn)代主義概念之源
            二 從現(xiàn)代主義到后現(xiàn)代主義
            三 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論難點
    第二部分 批評與闡釋
        第二十二章 文學批評的功能
            一 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
            二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資源與“現(xiàn)代轉(zhuǎn)換”
            三 判斷的意義
            四 20世紀的文學批評
        第二十三章 文學批評與作家中心傳統(tǒng)
            一 作家中心的觀念
            二 批評的挑戰(zhàn)
            三 精神分析學與作家研究
            四 對話關系
        第二十四章 文學批評與作品的研究
            一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批評的視野
            二 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人物
            三 從新批評到結(jié)構(gòu)主義
            四 作品形式分析的層面
        第二十五章 文學批評與接受理論
            一 接受理論與闡釋學
            二 讀者的積極意義
            三 問題與展望
        第二十六章 文學批評與文化研究
            一 文化研究的崛起
            二 文化結(jié)構(gòu)的描述
            三 研究對象的轉(zhuǎn)移
            四 未來的問題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