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仁智之器,雁行神州——春秋戰(zhàn)國時期
1. 箏的起源與傳說
2. 揭開神秘的面紗——考古發(fā)現(xiàn)深埋地下的“秦箏”
二、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素漢魏晉南北朝
1. 箏樂迎來首個輝煌期
2. 李斯諫逐客與“退彈箏”
3. 羅敷彈箏拒絕趙王
4. 京房發(fā)明十三弦箏
5. 曹氏兄弟與秦箏
6. 《箏賦》第一人侯瑾
7. 阮禹彈箏悅曹操
8. 南朝帝王與秦箏
9. 索丞與《雍門調》
10. 箏樂流傳高麗
三、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隋唐盛世
1. 箏樂藝術的鼎盛期
2. 善本昆侖斗樂
3. 開元第一箏手薛瓊瓊
4. 白居易的箏詩與箏緣
5. 范奴還魂授箏曲
6. 《湘水曲》的傳說
四、哀箏聲聲鳳凰鳴,彈盡南聲與北聲——宋元時期
1. 箏樂藝術的亦雅亦俗期
2. 負帝蹈海的《崖山哀》
3. 關于是否“廢箏”的辯論
4. 元世祖欽定《白翎雀》
5. 十四弦箏的出現(xiàn)與應用
6. “二晏"與秦箏
7. 遼宮的“觀音”冤案
8. 蘇東坡西湖遇箏女
9. “倩女離魂”助夫高中
五、弦上山水,人間冷暖——明清時期
1. 箏樂藝術的俗化期
2. 西勝寺的“仁智之聲”
3. 青樓奇女薛素素
4. 康海的一世箏緣
5. 柳如是慧眼識唐箏
6. 李闖王的秦箏緣
7. 唐彝銘棄政習箏
8. 箏伴藝人播四方
9. 箏在少數(shù)民族中的應用
六、茫茫九派流中國
1. “中州古調”河南箏
2. “齊魯大板”山東箏
3. “韓江絲竹”潮州箏
4. “漢皋遺韻”客家箏
5. “武林逸韻”浙派箏
6. 閩南福建箏
7. 延邊伽佴琴
8. 內蒙古雅托噶
9. “真秦之聲”陜西箏
10. 箏曲《漁舟唱晚》
七、新中國古箏六十年
1. 首個輝煌(1949—1965)
2. 意外繁榮(1966—1976)
3. 繁盛與困惑(1977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