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而言,日本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都。盡管我們同屬于亞洲儒教文化體系,在傳統(tǒng)文化上也有著同文同種的歷史淵源,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日本文化藝術實際上與華夏文化是“大異小同”,或者說是“似同實異”。日本文化藝術上呈現(xiàn)出的“和風”,不僅反映出其民族在實際生活中的智慧與才能,也表現(xiàn)出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作者通過對中日文化的比較,不僅察覺出各自在設計理念與審美觀念_上的差異,而且感受到日本的設計藝術始終閃爍出禪宗光芒,令其設計藝術愈發(fā)顯得靈性和深幽,如日本民族素以“嬌小纖細”為美,反映出禪宗的謙虛品德和神道教的樸實美學;日本民族欣賞自然形成的“殘缺”之美,這種“輕圓融,喜殘缺”的審美習俗,也是符合禪學“物體不完整的形態(tài)和有殘缺的狀態(tài)”的主張。同時,又注重物體的“簡素”之美,這也正是禪學中簡素精神的再現(xiàn)!作者以一個陶藝家的獨特視角、場景體驗與心理感受,并憑借500多幅精美的彩色圖片和翔實而貼切的文字(八萬多字)說明,用禪宗的美學理念,來解說現(xiàn)代日本的建筑、園林、陶藝、花道、茶道、書道的藝術之美?!逗惋L禪味:日本藝術的文化特征》圖文并茂,對從事建筑設計、景觀設計、陶藝設計、家具設計等相關專業(yè)的人士均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