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刑法犯罪學原理(第二版)

犯罪學原理(第二版)

犯罪學原理(第二版)

定 價:¥39.00

作 者: 張遠煌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學理論

ISBN: 9787503686436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6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自1994年赴法國訪問學習結識犯罪學之后,十余年間研修這門學問已不再是單純?yōu)榱斯ぷ鳎怯辛四撤N難舍的情結。本次修改的章節(jié)較多,對第一章犯罪學研究對象、第二章犯罪學中的犯罪概念、第四章犯罪學的研究方法、第八章有組織犯罪、第十章犯罪生成概述、第十三章社會反應以及第十五章犯罪預防的價值等部分進行了較大的補充和修正。同時,對犯罪統(tǒng)計資料也進行了更新。在體例調(diào)整方面,將第一版的導論擴充為第一篇犯罪學概述,再加上增加的章節(jié),總章數(shù)由原來的十章,擴充為現(xiàn)在的十八章,并在一些原有章名下增加了節(jié)或目的標題以便于檢索和閱讀。

作者簡介

  張遠煌,1961年生,重慶市巫溪縣人,先后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訪問學者、巴黎第二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教授、法律系副主任及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公安學院黨委書記兼犯罪學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與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任犯罪學與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刑法協(xié)會中國分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學、刑事政策和刑法學。主要學術成果:獨著和主編《現(xiàn)代犯罪學的基本問題》(1998年)、《犯罪學原理》(2001年)、《非暴力犯罪死刑限制與廢除研究》(2006年)及《犯罪學》(2007年)等十余部著作,在專業(y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70余篇。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犯罪學概述
第一章 犯罪學的概念
第一節(jié) 犯罪學的外延
一、菲利的犯罪學概念
二、奧地利學派的犯罪學概念
三、美國經(jīng)典學派的犯罪學概念
四、狹義犯罪學派的犯罪學概念
第二節(jié) 犯罪學的內(nèi)涵
一、關于犯罪人的科學
二、關于犯罪行為的科學
三、關于犯罪原因的科學
四、關于社會反應的科學
第三節(jié) 犯罪學概念辨析
一、犯罪學概念具有形式上的多樣性
二、犯罪學概念具有實質(zhì)上的統(tǒng)一性
第四節(jié) 犯罪學的研究對象
一、描述犯罪現(xiàn)象
二、揭示犯罪現(xiàn)象原因與犯罪生成規(guī)律
三、探討犯罪預防對策
第二章 犯罪學中的犯罪
第一節(jié) 犯罪學研究的前提性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犯罪學犯罪概念提出的依據(jù)
第二節(jié) 犯罪學犯罪概念與刑法犯罪概念的聯(lián)系
一、“等同說”
二、“包含說”
三、“交叉說”
第三節(jié) 犯罪學犯罪概念與刑法犯罪概念的區(qū)別
一、對犯罪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不同
二、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受刑事違法性制約
三、犯罪學中的犯罪不對應于刑罰處罰
四、犯罪學犯罪概念的一般表述
第三章 犯罪學的地位與任務
第一節(jié) 犯罪學在刑事科學中的地位
一、犯罪學與刑法學
二、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
三、犯罪學與偵查學
第二節(jié) 犯罪學的任務
一、為制定反犯罪對策提供依據(jù)
二、推動刑事立法改革
三、指導司法者正確實施刑法
四、幫助培育預防犯罪的社會基礎
第四章 犯罪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jié) 犯罪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一、犯罪學研究方法的多元整合性
二、犯罪學研究方法的價值中立性
第二節(jié) 犯罪實證研究方法
一、犯罪實證研究的意義
二、犯罪實證研究的步驟
三、犯罪實證研究的方法
第五章 犯罪學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犯罪學發(fā)展概述
一、古老的犯罪與姍姍來遲的犯罪學
二、犯罪學發(fā)展的主要歷史階段
第二節(jié) 18世紀的古典犯罪學派
一、古典犯罪學派的誕生
二、古典犯罪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基本主張
第三節(jié) 19世紀末的實證犯罪學派
一、實證犯罪學派的誕生
二、龍勃羅梭的犯罪學思想
三、菲利的犯罪學思想
四、加羅法洛的犯罪學思想
五、犯罪學實證學派與古典學派的評價
第四節(jié) 20世紀后犯罪學的新發(fā)展
一、20世紀上半葉美國犯罪學的發(fā)展
二、20世紀60年代后社會反應理論的興起
第六章 犯罪學的主要理論
第一節(jié) 犯罪學理論概述
一、犯罪學理論的困惑
二、犯罪學理論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jié) 早期的犯罪社會學理論
一、塔爾德的犯罪模仿論
二、迪爾凱姆的犯罪學理論
三、早期犯罪社會學理論的評價
第三節(jié) 差別交往理論
一、差別交往理論的分析視角
二、差別交往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
三、差別交往理論的基本評價
第四節(jié) 亞文化理論
一、亞文化理論的分析視角
二、亞文化理論的基本觀點
三、亞文化理論的基本評價
第五節(jié) 社會反應理論
一、標簽理論
二、權力沖突理論
三、激進犯罪學理論
四、社會反應理論的基本評價
第二篇 犯罪現(xiàn)象論
第七章 犯罪現(xiàn)象概述
第一節(jié) 犯罪現(xiàn)象的屬性
一、犯罪存在的必然性
二、犯罪價值的相對性
三、犯罪控制的有限性
第二節(jié) 犯罪現(xiàn)象的構成要素
一、犯罪狀態(tài)
二、犯罪結構
三、犯罪動態(tài)
第八章 犯罪現(xiàn)象的類型
第九章 犯罪現(xiàn)象的測量
第十章 影響犯罪現(xiàn)象的基本因素
第三篇 犯罪生成論
第十一章 犯罪生成概述
第十二章 犯罪人人格
第十三章 罪前情境
第十四章 社會反應
第四篇 犯罪預防論
第十五章 犯罪預防概述
第十六章 犯罪預防的價值
第十七章 犯罪的社會預防
第十八章 犯罪的情境預防
第十九章 犯罪的刑罰預防
余論 刑事政策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