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傳記哲學家、思想家陳銘德、鄧季惺與《新民報》

陳銘德、鄧季惺與《新民報》

陳銘德、鄧季惺與《新民報》

定 價:¥28.00

作 者: 楊雪梅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報人時代
標 簽: 學者

ISBN: 9787101057126 出版時間: 200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落盡繁花春早歇,西風苦自吹黃葉。改革開放后,都市報與晚報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新民報》連同它獨特的新聞風格一次次被提起,一去不復返的“三張一趙”的豪華陣容又一次被人們津津樂道,活在許多人記憶中的那一段歷史終于一頁頁打開了。人們知道曾經(jīng)有一對夫婦、有一群報人為了辦好一份民間報紙鞠躬盡瘁,有一群自由主義者曾經(jīng)為了實現(xiàn)“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說自己的話”這個崇高的理想竭盡全力。然而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剩下的也已經(jīng)垂垂老矣……新聞史本該對他們進行濃墨重彩的鋪陳。陳銘德、鄧季惺夫婦在中國報業(yè)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新民報》輝煌時期形成的“五社八版”,堪稱跨地域的“大報業(yè)集團”,形成了當時中國最著名的“新民報系”,這樣的報系在以后很長的時間內(nèi)成為絕版,直至今天也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辦報經(jīng)歷和興衰成敗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經(jīng)典意義,是不可復制的范本,對于我們研究那個年代的新聞環(huán)境、新聞政策、新聞報道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這也是我們執(zhí)意要找回那段華彩樂章的原因。而且隨著你一步步親近那些發(fā)黃的、殘缺不全的、甚至是劣質(zhì)(抗日戰(zhàn)爭時后方的報紙很長一段時間只能用粗糙的紙來印刷)的報紙,那些國恨家愁、人情世態(tài)和著巴山夜雨便一起鮮活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毫不夸張地講,通過《新民報》那些行云流水的文字、古典精致的標題,我們完全可以重新回到那風雨如晦的歲月……

作者簡介

  楊雪梅,1970年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yè),2000年獲得博士學位?,F(xiàn)居北京,為人民日報社總編室主任編輯。一曾參與《中國新聞事業(yè)五十年》、《報業(yè)春秋》、《中國新聞傳播史》等書寫作。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報人夫妻
一、俠義老板陳銘德
早歲已知世事艱
黃金累千不如攬得一賢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二、精明女管家鄧季惺
一家三代企業(yè)家
劉備得到女諸葛
開疆拓土勇拔頭功
三、委曲求全覓生路
與其求諸人不如先求己
能屈能伸大丈夫
屈辱復刊與永久???br /> 四、半生襟抱付東流
放棄辦報退出歷史舞臺
雙雙做了“牛鬼蛇神”
第二部分 《新民報》生命簿
一、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
贏得“敢說話”的名聲
建立現(xiàn)代化經(jīng)營模式
二、西遷重慶轉(zhuǎn)戰(zhàn)成都
重慶:地利人和開創(chuàng)新局面
晚報:《新民報》競爭的新武器
成都:《新民報》易地設(shè)立分社之始
八字方針:“中間偏左遇礁即避”
三、五社八版,報業(yè)奇跡
五社八版:舊中國最大的民營報系
中間立場難覓生存空間
四、御筆親封,馀音繞梁
中間偏左引來殺身之禍
新仇舊恨終招封門厄運
中外輿論抗議出版不自由
艱難度過黎明前的黑暗
第三部分 筆底波瀾
第四部分 《新民報》群英譜
尾聲 不立異以鳴高,不逆情以沽譽
附:陳銘德生平年表
鄧季惺生平年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