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1978-2007)

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1978-2007)

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1978-2007)

定 價:¥66.00

作 者: 陶一桃 主編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方史志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1786671 出版時間: 200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8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1978-2007)》是“1978-2007年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書中按年月日順序紀事,部分條目根據(jù)敘事的需要采用紀事本末的寫法。文中重要人物的談話一般不加引號,如加引號則說明此人的當時談話被準確記錄下來,《深圳經濟特區(qū)年譜(1978-2007)》對其引用不作變更。深圳經濟特區(qū)作為特殊政策的產物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她標志著中國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開始,標志著國門的開放,標志著思想的解放與觀念的更新??梢哉f,30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是從在中國這樣一個計劃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創(chuàng)立市場經濟的綠洲開始的。深圳作為計劃經濟最薄弱的地方,憑借著地位優(yōu)勢(毗鄰香港)首先成了這塊綠洲。建立特區(qū)這種制度安排,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體制的一般均衡狀態(tài),而且還使非均衡的社會變革成為最佳的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如果說,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大背景,那么普遍存在著的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平衡,則是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最嚴重的社會資源約束。建立特區(qū)作為一種自上而下的正式制度安排,不僅大大減少了在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制度變遷的阻力,降低了傳統(tǒng)體制占支配地位的情形下制度創(chuàng)新的成本,而且還成功地規(guī)避了改革的風險,從而使制度變遷的績效在短期內就能迅速顯現(xiàn)出來,并卓有成效地示范全國。30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從制度安排的角度來研究特區(qū),當我們把非均衡增長引入我們的研究視野,特區(qū)就不僅僅是特殊政策,而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變遷的模式與路徑。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可以說,特區(qū)還要“特”下去,對經濟特區(qū)的肯定,應該理解為對中國社會制度變遷模式和路徑的認同與肯定。

作者簡介

  陶一桃,博士、教授(博導),1968年生于哈爾濱,1987年考取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從師于著名學者胡寄窗,1989獲博士學位。1994年調入深圳大學,曾任經濟系主任、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經濟學院院長?,F(xiàn)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社科聯(lián)第五屆委員;廣東省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深圳市婦聯(lián)第三屆執(zhí)委。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評述》(2001年,中國經濟出版社)、《經濟文化論》(2000年,中國冶金工業(yè)出版社)、《經濟學是一種生活方式》(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方經濟學的問題演進》(2002年,中央編譯出版社)等。

圖書目錄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