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東方美學

東方美學

東方美學

定 價:¥50.00

作 者: 彭修銀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藝術與美學文庫·學術系列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010071374 出版時間: 200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東方美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全球化時代的東方美學”,主要是對東方美學的理論形態(tài)、東方美學在世界美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東方美學形成的文化語境等方面進行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對印度、伊斯蘭阿拉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的美學特點,從其國家、地區(qū)和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進行了分析和考察;簡明地闡述了在全球文化不斷趨向交流融合的今天,東方美學與藝術如何以它深刻的思想智慧、特殊的理論形態(tài)和廣泛的藝術實踐,為西方美學和藝術的發(fā)展提供思想資源和實踐力量。中篇——“東方美學中的‘他者…’,主要在東方與西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文化語境中,對近代以來曰本在接受西方美學和文藝理論過程中的情境進行了分析;對日本近代幾位有影響的藝術理論家、美學家如:西周、芬諾洛薩、岡倉天心等如何致力于東西文藝理論、東西美學內在品質的化合,即近代精神與傳統(tǒng)神髓結合的艱辛歷程進行了追述;對中日近代“美學”、“美術”等一些重要概念形成過程進行了梳理;對“美學”、“美術”作為中日近現(xiàn)代文藝學、美學、美術學的一個規(guī)范學術話語和一個學科名稱,進行了考證。下篇——“東方美學中的‘日本橋’的作用”,主要對近代日本作為輸入西方美學和文藝理論的“中間人”對中國現(xiàn)代形態(tài)的美學和文藝學的影響作了詳實的分析和考察。該篇首先運用邏輯與歷史相結合的方法,以影響的結構性傾向為切入點考察和分析了促成日本近現(xiàn)代文藝學、美學對中國現(xiàn)代形態(tài)文藝學、美學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日本近現(xiàn)代文藝學、美學如何促成中國現(xiàn)代文藝學、美學的奠基;如何影響中國文藝學、美學學科體系的建構;如何影響中國文藝學、美學研究者掌握現(xiàn)代科學的研究方法等。

作者簡介

  彭修銀,湖北廣水人,文學博士,中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審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東方美學、藝術美學研究。近年來在海內外出版學術專著9部,代表性著作有:《美學范疇論》、《中國文人畫的美學傳統(tǒng)》、《中西戲劇美學思想比較研究》、《中國繪畫藝術論》、《中國前衛(wèi)藝術家群體的文化心態(tài)與美學追尋》、《日本近現(xiàn)代繪畫史》等。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圖書目錄

上篇 全球化時代的東方美學
 回歸東方走向世界——全球化時代的東方美學
 從東方文化的深層結構尋找東方美學的現(xiàn)代生長點
 東西互動——東方美學研究的文化環(huán)境
 中國美學在東方美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東方美學中的“意象”理論
 東方美學原始意象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居住地的邏輯:東方美學的泛生態(tài)意識特征
 古代印度美學
 伊斯蘭美學思想初探
 日本審美文化的抒情性
 “物哀”與日本民族的植物美學觀
 空寂:日本民族審美的最高境界
中篇 東方美學中的“他者”
 西周的“美妙學說”及其在中日近現(xiàn)代美學史上的地位
 芬諾洛薩的東方美學觀
 岡倉天心的東方美學思想與藝術史觀
 東方近代美術的曙光——日本江戶時代
 日本近代“美術”概念形成之考證
 “日本畫”、“洋畫”概念的形成
 近現(xiàn)代日本美術發(fā)展史的時期劃分
下篇 東方美學中的“日本橋”
 日本作為輸入西方文藝理論、美學的
 “中間人”對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藝學的影響
 近現(xiàn)代中日接受西方美學文藝學的異同
 促成日本近代美學文藝學對中國現(xiàn)代文
美學文藝學影響的主要因素
 “西方一日本一中國”模式:日本近代
美學文藝學對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藝學
 ……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