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指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準則與秩序準則,孔子所建構的儒家倫理也以此為宗旨。儒家倫理在孔子初建后,經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后學的豐富、發(fā)展和宏揚,以及最高統(tǒng)治者的推尊推廣,成為中國古代最普及、亦最有影響力的道德規(guī)范。儒家倫理對中國古代文藝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對中國古代敘事的影響可以說是最為突出的??鬃邮菍⑷寮覀惱砼c敘事融合在一起的第一人??鬃右簧鶠橹畩^斗的即“達王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秩序既是“達王事”之途徑,也是所“達王事”之內容。雖然周王室衰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但孔子認為天不欲喪斯道,故有“夫天”“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使命感。但“爭于氣力”、尚霸道的冷酷現實,最終扼殺了孔子的希望?!妒酚?#8226;孔子世家》載日:“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日:‘麟也?!≈?。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嘆日:‘莫知我夫!……’“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于后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笨鬃釉凇洞呵铩窋⑹轮?,以自己的倫理標準評判二百四十二年之史實,“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為天下儀表”。《漢書•藝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笨鬃釉谑芳夜P法的基礎上,“筆則筆,削則削”,成《春秋》敘事筆法,為后世敘事“昭法式”。章太炎在《答鐵錚》一信中言:“孔氏之教,本以歷史為宗,宗孔氏者,當沙汰其干祿致用之術,惟取前王成跡可以感懷者,流連弗替?!洞呵铩范?,則有六經,固孔氏歷史之學也?!洞呵铩范?,則有《史記》、《漢書》以至歷代書志、紀傳,亦孔氏歷史之學也?!彼休d儒家倫理的《春秋》敘事,為后世立法,所規(guī)范、影響的不止史書敘事,還有小說敘事,甚至對詩歌敘事、戲劇敘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