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對當代劇作家研究的缺失
第二節(jié) 魏明倫劇作的研究現(xiàn)狀和意義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所涉劇本的故事梗概
一、《易膽大》
二、《巴山秀才》
三、《四姑娘》
四、《歲歲重陽》
五、《潘金蓮》
六、《夕照祁山》
七、《中國公主杜蘭朵》
八、《變臉》
第二章 魏明倫及其作品
第一節(jié) 從“三尺戲子”到“一介書生”
一、“三尺戲子”
二、“一介書生”
三、“直言”與“仗義"
第二節(jié) 新時期戲劇的多元審美需求與“鬼才”魏明倫
一、機遇
二、“天才”與“鬼才”
三、時代造就了魏明倫
四、前后“三駕馬車”
附:前后“三駕馬車”作家簡歷(不含魏明倫)
第三節(jié) 魏明倫的“三絕”
第四節(jié) 九部大戲的分期
附:魏明倫創(chuàng)作年表(1950~1998年)
第三章 主題論
第一節(jié) 濃烈的悲劇意識
一、“中國式悲劇”的簡略討論
二、魏明倫劇作的悲劇意識
第二節(jié) 一個突顯的中心母題
——“傷痕”時代的終結與“反思”意緒的彰顯
第三節(jié) 對人性的多維觀照
一、中國文學史上的“兩次覺醒”
二、對人性的多維觀照
第四節(jié) 對女性群體的獨特情懷
第四章 人物論
第一節(jié) 易膽大、巴山秀才、狗娃等與他律性崇高
第二節(jié) 潘金蓮、許秀云、柳兒等與自律性崇高
第三節(jié) 諸葛亮、杜蘭朵、水上漂的性格悲劇與殘缺性崇高
第五章 藝術論
第一節(jié) “一戲一招”——風格的穩(wěn)定性與多樣性
第二節(jié) 改編也是創(chuàng)造
一、魏明倫的改編匠心
二、魏明倫的川劇《潘金蓮》與歐陽予倩的話劇《潘金蓮》的比較
三、魏明倫的電影文學劇本《變臉》與川劇《變臉》的比較
四、《中國公主杜蘭朵》的改編技巧及其他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沖突、節(jié) 奏與“荒誕”“間離”
一、沖突與節(jié) 奏
二、“荒誕”戲劇與《潘金蓮》
三、“間離”手法與《夕照祁山》
第四節(jié) 魏明倫劇作的語言
一、語言的文學性與地域的限制性(對“兩頭蠻”的成功避讓)
二、語求肖似與人物個性
三、言須本色與淺處見才
四、詩畫同質與情景交融
第五節(jié) 川劇“類特征”的放量運用
一、變臉
二、幫腔
三、“苦樂相參”
第六章 魏明倫的戲劇觀
第一節(jié) 關于戲曲的本質屬性
第二節(jié) 關于戲曲作家
第三節(jié) 關于戲曲文本
第四節(jié) 關于戲曲營銷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運用生態(tài)思維,觀照戲曲現(xiàn)狀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