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學說史》是一部集體著作。1999年有幾位朋友建議:在20世紀內,中國學者關于中國思想學說史的研究已有豐富的成果,但這些成果需要加以系統(tǒng)的歸納;同時也要看到這個被稱為“專門史”的學科內還有不少問題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F在無論從大環(huán)境或小環(huán)境看都具有了真正從事學術研究的條件。在幾位朋友的敦促下,我于當年草擬了《中國思想學說史》的寫作提綱。這個提綱將中國思想學說史按照歷史順序和思想特點分成六卷,即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每一卷關于思想學說的論述,并不完全按照時間的順序,而以思想學派和問題為主展開分析,因而每卷都有篇名,下設章、節(jié),這樣論述會更加集中。在注意概括有關研究成果的同時,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某些獨立自得觀點的闡述上。我們在研究實踐中體會到,即使是同一問題,或者是眾所周知的問題(例如每個歷史時期的主流思潮),只要深入下去,就會發(fā)現研究的空間是相當寬闊的,并不是已經走到了盡頭。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確是學術研究的真理?!吨袊枷雽W說史》是由著名的中國思想史學家張豈之先生主持編寫的大型思想史叢書。它涵蓋了對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各個重要時期的重大思想及各家學說的闡述和研究。 本書為《先秦卷》。全書分為前諸子時代的思想和學說、儒學篇、墨學篇、道家篇、法家篇、名學篇、縱橫家篇和兵學篇等八個部分。本書史料豐富翔實,語言質樸通俗,學術視野開闊,是對先秦時期思想學說史做出的積極有益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