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哲學(xué)知識讀物叔本華思想隨筆

叔本華思想隨筆

叔本華思想隨筆

定 價:¥34.00

作 者: (德)叔本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哲學(xué)

ISBN: 9787208081185 出版時間: 2008-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叔本華思想隨筆》雖然討論的話題眾多,但里面貫穿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這位“語言藝術(shù)家”(弗蘭茨·卡夫卡的贊語)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樸素的語言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fā)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尼采形容閱讀叔本華的著作猶如抵達了“一處森林高地——在這里,我們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整個人感覺耳目一新,重又充滿了生機”(《不合時宜的思想》)。這組代表性的論文只占叔本華全部哲學(xué)著作的一小部分,但這些論文涉及哲學(xué)、倫理學(xué)、心理學(xué)、性學(xué)、美學(xué)、教育學(xué)、玄學(xué)、宗教等多個方面,足以讓我們領(lǐng)略到叔本華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爾斯泰語)的思想魅力。不僅《意欲》一文的確像叔本華所說的包含比許多系統(tǒng)的心理學(xué)還要多的心理學(xué)知識,就是篇幅最小的《論教育》,他對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幾千字的闡述,難道是某些洋洋灑灑、不得要領(lǐng)的大部頭教育學(xué)著作可以相比的嗎?真正的思想天才與只是博聞強記的學(xué)者之間的差別,由此可見一斑。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唯意志主義和現(xiàn)代悲觀主義創(chuàng)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chǎn)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fā)表了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發(fā)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里。53歲出版《倫理學(xué)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shù)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huán)”。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克福病逝。《叔本華思想隨筆》選自叔本華的后期著作《附錄和補遺》與《作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本書雖然討論的話題眾多,但里面貫穿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樸素的語言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fā)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尼采形容閱讀叔本華的著作猶如抵達了“一處森林高地—:在這里,我們深深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整個人感覺耳目一新,重又充滿了生機”(《不合時宜的思想》)。弗蘭茨·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shù)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yīng)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

圖書目錄

譯者序
論教育
論天才
論美
心理散論
論命運
論性愛
《論性愛》附錄
論意欲在自我意識中的主導(dǎo)地位
論哲學(xué)和智力
倫理道德散論
論生存的痛苦與虛無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