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岳飛精神?我們可以列舉:“盡忠報國”——岳飛的愛國言行;“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岳飛的至理名言;“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岳飛治軍的嚴明紀律;“待一萬人如待一人”——岳飛身居高位平等待人;“廉潔奉公,不殖私產”——岳飛高尚的為官之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面對權貴的誣陷、迫害寧死不屈的高風亮節(jié),等等。這一切,難道不就是岳飛精神的體現(xiàn)嗎?毫無疑義,正是這種岳飛精神,被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譽為“民族魂”,構成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精神遺產的一部分,并使岳飛的英名及業(yè)績,歷經八百余年而盛傳不衰。歲月的沖激不能磨損,政治的風雨難以摧毀。因為它代表著中華民族傳流的浩然正氣,代表著我們先人優(yōu)秀的情操與品質。人們也許會問:高宗、秦檜等統(tǒng)治者結成的惡習勢力,對岳飛何以那么害怕?八百多年來,人民又何以對他那么熱愛?在那中原大地遭受弓弩殺戕、鐵騎蹂躪的時代,岳飛到底做出了何等可歌可泣的業(yè)績?對岳飛應作出一個怎樣的評價?愿讀者手捧這本《岳飛研究》,能從岳飛的事功、思想、人品各個側面,得到一個較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