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簡史》的編寫以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以及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為指導,立足于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特別是近年來民族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充分吸收借鑒了近20余年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佤族簡史》客觀準確、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我國佤族這一少數民族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反映了近50年的發(fā)展概貌和成就,集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于一體?!敦糇搴喪贰纷?986年出版迄今,已經有21年。在這21年間,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不斷前進,佤族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取得了顯著成績,發(fā)生著滄桑巨變。為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佤族社會蓬勃發(fā)展的歷史風貌,根據國家民委的部署,西南民族大學組織和實施了這次修訂《佤族簡史》的工作?!敦糇搴喪贰返男抻喪菄颐裎攸c項目。參加本次修訂工作的人員有:田繼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羅之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學初(西南民族大學副教授)、張立輝(西南民族大學副研究員)。云南省民委辦公室主任劉繼紅先生、云南民族大學葛銳博士(佤族)等人,也部分地參與了本次修訂工作。出于行文有證、言之有據的考慮,本次修訂過程中,除征引了《西盟佤族自治縣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滄源佤族自治縣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以及佤族地區(qū)各縣近年來的《統(tǒng)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等原始材料外,還曾參閱和引用了羅之基著《佤族社會歷史與文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羅之基等著《中國少數民族現狀與發(fā)展調查研究叢書·西盟縣佤族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李潔著《臨滄地區(qū)佤族百年社會變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趙富榮著《中國佤族文化》(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等若干學者所征集的資料及其研究成果。對此,我們除在正文中注明外,特又在此說明并深致謝意。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巖秒先生(佤族)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審讀書稿,在此特向巖秒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謝!由于我們收集的資料有限,研究不夠深入,水平也有限,加之時間也較緊迫,修訂和續(xù)修工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錯誤,欠妥疏漏之處也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