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無常師,他善于發(fā)現常人身上所具有的優(yōu)點與知識,他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币馑际钦f,三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guī)煼ǖ娜耍覍⑦x擇好的學習,發(fā)現不好的則改正??鬃訉W習十分認真細致,務求透徹深入。如,他曾向師襄子學琴,十天時間一直學一個曲子,師襄子說:“可以學新的了?!笨鬃觿t說:“我學了曲調,演奏的技巧還沒有學會?!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技巧已學好了,可以學新曲了。”孔子則說:“我還沒有領會曲中的志趣韻味。”過了一段時問,師襄子說:“你已學到了曲中的志趣韻味,可以學新的了?!笨鬃佑终f:“我還不知道這首曲子為誰所作?!庇诌^了一段時間,孔子經過深思之后說:“我知道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了,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出這首曲呢?”師襄子連忙站起來作揖說:“我的老師正是說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正是由于多方學習,在三十歲左右,孔子不僅通曉了“六藝”,而且對于后世被尊稱為“六經”的《書》、《詩》、《易》、《春秋》、《禮》、《樂》等古代文獻也已融會貫通了。這一時期的孔子還觀察分析了當時周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紛爭的政治、社會形勢,對世事、人生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看法與原則,奠定了一位偉大思想家的學術與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