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文化講座》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中國建筑在本質上是一種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的思想與生活,比如知識分子怎樣求得心靈的安頓,統(tǒng)治者怎樣展示權力的象征,殷商巨賈如何追求生活的逸樂,凡此種種,都能表現在簡單而幾近原始的空間架構上;建筑是技術、藝術與人生的綜合,它不但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技術與科學水準,那個時代的精神,當時的審美觀念,而且忠實地記錄了當時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中國人從來沒有刻意地要改造建筑,造成式樣的改變,卻也不受建筑傳統(tǒng)的過分約束,常適度地予以修改中國文化在這方面一直保有原始的、純樸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種工具,一種象征。中國人建屋為什么要建成那么有別于其他國家的形式?屋頂上為什么有曲線?為什么那么五顏六色?為什么用木材而不用磚石這些都是獨特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所造成的。建筑是文化的產物,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