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普法形式和方法,提高普法工作實效的問題是二十多年普法歷程中一直為人們所關注和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基于這種考慮,今年以來,湖南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改進普法教材的編寫方法,增強普法教材的針對性、實效性上做了些有益的嘗試。《舉案說法》讀本一書的編寫正是催生于這種探索中。從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來看,普法對象對法律規(guī)范的認識和把握與他們對法律的感知與體驗緊密相關,而源自生活、貼近工作實際的典型案例最容易為人們所感知,并給其強烈的感染,進而激發(fā)其學法用法的熱情與興趣。同時,從法律的特性來看,法律所規(guī)范的是人們的行為,它具有指引和評價自己和他人行為、預測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法律后果之功能。而典型案例將法律規(guī)范和人們的具體行為進行了有機關聯(lián),它將法律預測功能融于具體案例中,從而有助于人們在探尋法律預測功能的情趣中迸發(fā)出學習法律知識、踐行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