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主要的問題意識是:《論語》東傳日本之后,在日本儒者手上經歷何種詮釋之轉折變化?德川論語學的變化呈現何種經典詮釋學的涵義?上述問題意識固然是我過去三十年來研究《孟子》詮釋史時問題意識的延續(xù),但最主要的仍是來自最近十年問誦讀日本儒者《論語》著作時所獲的啟發(fā)。作者在書中主要探討了兩個問題:《論語》東傳日本之后,在日本儒者手上經歷何種詮釋的變化?德川《論語》學的變化呈現何種經典詮釋學的涵義?全書環(huán)繞著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日本儒者通過對《論語》等中國經典的重新解釋,一方面摧毀從12世紀以降程朱學派所建立的“理”的形上學世界,另一方面也建構了以強烈的社會政治取向而落實于人倫日用之上的實學為特色的日本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