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我的父親寫本書,這個愿望可以追溯到l6年前。上世紀的80年代末,在經歷了那個動蕩的歲月后,我這個總參謀部的戰(zhàn)役局局長,一下子清閑下來。那時,我的父親張愛萍已年屆80,從國防部長的位置上退下來已近兩年。我想,不如借此機會請他系統(tǒng)地談談自己的人生和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由我記錄,編撰成書。我給上級打報告,遲浩田總長批準我一年假,他說:這件事很重要。我能天天和父親在一起了。就像兩個匆忙趕路的人,放下一切煩憂瑣事,靜靜地回顧走過的旅程。在那些溫馨的清晨和黃昏,我們坐在什剎海邊那所居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聽他一點一滴地回溯往事。父親款款而談,我間或提問,他時而激動,時而感傷。他的經歷和情感,拍打著我的心靈,沖刷著我的思緒,我沉浸在不可名狀的感動之中。不知不覺間,我為父親錄下了滿滿一箱磁帶??墒?,當我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40萬字的初稿時,我突然發(fā)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