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民族名稱、語言和人口分布
第二節(jié) 撒拉族聚居區(qū)概貌
第二章 民族來源和民族形成
第一節(jié) 民族來源
第二節(jié) 撒拉族的形成
第三章 元朝至清朝中葉社會經濟發(fā)展及中央王朝對撒拉族的管理
第一節(jié) 撒拉族居住區(qū)域的拓展
一、“六門八戶”
二、“四房五族”
三、“撒拉十二工”和“內八工”、“外五工”
第二節(jié) 撒拉族早期經濟發(fā)展概況
一、農業(yè)和牧業(yè)
二、手工業(yè)和副業(yè)
第三節(jié) 中央王朝對撒拉族的統治
第四章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反清起義
第一節(jié) 起義的原因
第二節(jié) 起義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對起義的評價
第五章 近代的撒拉族
第一節(jié) 資本——帝國主義勢力侵入撒拉族聚居區(qū)
第二節(jié) 近代撒拉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一、同治年間撒拉族人民的反抗斗爭
二、光緒二十一年反清事件
第三節(jié) 馬家軍閥在撒拉族聚居區(qū)統治的確立
第六章 新中國成立前的撒拉族
第一節(jié) 社會經濟狀況
一、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
二、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
第二節(jié) 民族關系和撒拉族的解放
一、各民族間的友好關系和反動統治階級的民族壓迫
二、撒拉族人民的解放
第七章 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的撒拉族
第一節(jié) 循化縣民族區(qū)域自治政權的建立
一、民族區(qū)域自治政權的建立和沿革
二、切實行使自治權力
三、堅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隔閡,加強民族團結
四、建立健全地方法規(guī)
第二節(jié) 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
第八章 撒拉族歷史的新篇章——改革開放以來撒拉族經濟社會的大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撥亂反正
一、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和相關政策
二、正確處理1958年平叛擴大化遺留問題
三、落實原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政策
四、恢復和落實原政協委員政策
第二節(jié) 農業(yè)
一、體制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相關政策
二、農業(yè)發(fā)展
三、特色農業(yè)
第三節(jié) 林業(yè)
一、林業(yè)建設
二、植樹造林
三、孟達自然保護區(qū)
四、園藝業(yè)
五、蔬菜與瓜類
第四節(jié) 水利
第五節(jié) 工業(yè)
一、能源生產——電力
二、工業(yè)企業(yè)
三、特色工業(yè)
四、民族傳統工業(yè)
第六節(jié) 交通通信
一、公路
二、橋梁
三、運輸工具
四、貨運
五、客運
六、電信
第七節(jié) 貿易
一、私營商業(yè)
二、民族貿易
三、集市貿易
第八節(jié) 旅游
一、旅游資源
二、旅游景點
三、旅游服務與設施
第九節(jié) 教育
一、小學教育
二、中學教育
三、中等專業(yè)教育
四、職業(yè)教育
五、成人教育
六、教育發(fā)展基金會
第十節(jié) 科學技術
一、科技隊伍
二、科研項目與成果
三、科普活動
第十一節(jié) 體育
一、學校體育
二、群眾體育
三、競技體育
第十二節(jié) 醫(yī)療衛(wèi)生
一、縣人民醫(yī)院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三、婦幼保健院(婦幼保健站)
四、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
第九章 撒拉族文化
第一節(jié) 精神文化——宗教信仰
第二節(jié) 制度文化——風俗習慣
第三節(jié) 文學藝術
一、作家文學
二、民間文學
三、藝術
四、口弦
五、書法、刺繡
第四節(jié) 人文社科研究
一、民族學和宗教學研究
二、經濟學研究
三、語言學研究
第五節(jié) 圖書、報刊
附錄:大事記
后記
修訂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