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先天性心臟病的基本診療技能
第1章 病史采集
孕史和出生史
出生后病史
家族史
第2章 體格檢查
生長發(fā)育
望診
觸診
血壓測量
聽診
新生兒心臟體檢的特殊體征
第3章 心電圖
什么是向量方法
小兒與成人心電圖的比較
常規(guī)心電圖判讀的基本測量及其正常和非正常值
心房肥大
心室肥大
心室傳導紊亂
ST段和T波的改變
第4章 胸部X線檢查
心臟大小和輪廓
心腔和大動脈
肺部血管紋理
綜合分析
第5章 診斷流程圖
第二篇 評價心臟病患兒的特殊檢查
第6章 非創(chuàng)傷性檢查超聲心動圖
負荷試驗
長程心電記錄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
第7章 創(chuàng)傷性檢查
心導管檢查和心血管造影術
心導管介入治療
第三篇 病理生理
第8章 胎兒和圍生期循環(huán)
胎兒循環(huán)
出生后循環(huán)變化
早產兒
第9章 左向右分流心臟病的病理生理
房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
動脈導管未閉
心內膜墊缺損
第10章 梗阻性和辦膜反流性病變的病理生理
心室流出道梗阻
房室辦狹窄
辦膜反流性病變
第11章 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理生理
發(fā)紺的臨床
常見發(fā)紺型心臟病
第四篇 先天性心臟病各論
第12章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
房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
動脈導管未閉
早產兒的動脈導管未閉
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
部分性心內膜墊缺損
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
第13章 梗阻型先天性心臟病
肺動脈狹窄
主動脈狹窄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弓離斷
第14章 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
青紫型新生兒的診斷方法
完全性大動脈轉位
先天性糾正性大動脈轉位
法洛四聯(lián)癥
法洛四聯(lián)癥伴肺動脈閉鎖(肺動脈閉鎖伴室間隔缺損)
法洛四聯(lián)癥伴肺動脈辦缺如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
三尖辦閉鎖
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
左心室發(fā)育不良綜合征
Ebstein畸形
永存動脈干
單心室
右心室雙出口
內臟異位(心房異構、心脾綜合征)
新生兒持續(xù)肺動脈高壓
第15章 血管環(huán)
發(fā)病率
病理學
臨床表現
診斷
治療
第16章 心腔位置和心臟異位
心腔位置
右位心與中位心
第17章其他先天性心臟病
主動脈竇(乏氏竇)瘤
左冠狀動脈異常起源于肺動脈(Bland-White-Garland綜合征或ALCAPA綜合征)
主肺動脈隔缺損
冠狀動靜脈瘺
肺動靜脈瘺
體動靜脈瘺
房間隔瘤
頸動脈弓
共同心房
三房心
DiGeorge綜合征
右心室雙腔
心臟異位
半動脈單干
特發(fā)性肺動脈擴張
Kartagener綜合征
降落傘形二尖辦
卵圓孔未閉
先天性心包缺損
主動脈假性縮窄
肺動脈狹窄
Scimitar綜合征
體靜脈異常
第五篇 獲得性心臟病
第六篇 心律失常和房室傳導障礙
第七篇 特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