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學術史研究,說簡單點,不外“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通過評判高下、辨別良莠、敘述師承、剖析潮流,讓后學了解一代學術發(fā)展的脈絡與走向,鼓勵和引導其盡快進入某一學術傳統(tǒng),免去許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學術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壓在紙背的“補偏救弊”、“推陳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強調。因為,當你努力體貼、描述和評判某一學術進程時,已有意無意地凸顯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學術追求。 這是一場敘說歷史的話語盛宴。全書共分6個章節(jié),主要對晚清的“晚明三大家”、歷史的“寫作”與“模擬”、晚明“艷跡”的黯然回眸、野史·小說·名物文章等知識作了介紹??晒氖孪嚓P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