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兩晉南北朝十二講

兩晉南北朝十二講

兩晉南北朝十二講

定 價:¥32.00

作 者: 李文才 著
出版社: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歷史大講堂
標 簽: 秦漢魏六國史

ISBN: 9787507830217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套叢書作為“歷朝史話”系列的姊妹篇,力求發(fā)揚其長處,彌補其不足?!皻v朝史話”強調(diào)的是內(nèi)容全面,對各時段的歷史進行綜合系統(tǒng)的介紹,以使讀者能總體性地把握;本套叢書則把重點放在講解每個時段的特色問題上,希求引領(lǐng)讀者走進歷史的深處。在編輯體例上,每個斷代為一冊,每冊選取12個能夠代表這一時段特色的大問題,進行細致人微、通俗深入的闡釋,以使讀者明了該時段在中國歷史發(fā)展序列中的獨特地位,改變認為中國歷史只是王朝的循環(huán)更替、皇帝家史的變化的習(xí)慣看法。因本叢書著眼于為大眾傳播歷史,為他們提供把握每個斷代的線索與框架,所以在夾敘夾議的基礎(chǔ)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淺出,嚴肅而不失活潑。本套叢書包括:《先秦史十二講》、《秦漢史十二講》、《兩晉南北朝十二講》、《唐史十二講》、《宋史十二講》、《金元史十二講》、《明史十二講》以及《清史十二講》,共八冊,將自2009年1月起陸續(xù)推出?!皺M看成嶺側(cè)成峰”,天波浩渺的中華歷史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億萬華夏兒女來說,不僅是一筆值得驕傲的精神遺產(chǎn),更是深奧無比的智慧寶庫,我們希望能通過我們有限的努力,喚起廣大讀者無限的理性和認知,不斷地發(fā)現(xiàn)歷史的真相,不斷地接近歷史的本質(zhì)。

作者簡介

  李文才,男,1969年出生,江蘇東海人。1988~1998年先后就讀于揚州師范學(xué)院、陜西師范大學(xué)、北京師范大學(xué),1998年獲歷史學(xué)博士學(xué)位,2003年于河北大學(xué)破格晉升為教授,現(xiàn)為揚州大學(xué)社會發(fā)展學(xué)院教授。先后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近70篇,出版專著3部。

圖書目錄

第一講 亂世流離——兩晉南北朝的時代特色
一、紛繁的歷史頭緒
二、詭異雜亂的史料記錄
三、洶涌的移民浪潮
四、血腥多變的政局
第二講 八王之亂——西晉短命而亡的原因
一、“八王之亂”與皇后賈南風(fēng)
二、宗王出鎮(zhèn)與“八王之亂”
三、“八王之亂”的后果
第三講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門閥制度與兩晉南北朝的社會構(gòu)造
一、東晉門閥政治的建立
二、南朝的門閥制度
三、北朝的門閥制度
第四講 清談與名士——兩晉南北朝士人的精神世界
一、何謂“清談”
二、如何“清談”
三、名士與“清談”
四、“清談”誤國
第五講 淝水之戰(zhàn)——兼論南北戰(zhàn)爭與南北政治形勢
一、淝水之戰(zhàn)前的南方形勢
二、淝水之戰(zhàn)前的北方形勢
三、淝水之戰(zhàn)
四、淝水之戰(zhàn)的性質(zhì)、影響諸問題
第六講 文明的誘惑——十六國北朝前期的漢化歷程
一、胡族的漢化
二、胡漢分治
三、拓跋鮮卑的早期漢化
四、崔浩事件——太武帝時期的漢化與反漢化
第七講 走向文明——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一、馮太后與獻文帝的權(quán)力爭奪
二、馮太后改革
三、遷都洛陽
四、全面漢化
五、漢化過程中的阻力及對漢化的評價
第八講 從“六鎮(zhèn)之亂”到“河陰之變”——爾朱氏集團興衰的政治與文化考察
一、從平城時代到洛陽時代的爾朱氏
二、爾朱氏之興起
三、爾朱氏之衰敗
四、爾朱氏興衰的政治與文化意義
第九講 血染的皇冠——南朝“荒主”與宮廷政變
一、劉宋“荒主”何其多
二、齊、陳“荒主”何其冤
三、趙翼論點何其偏
第十講 梁武帝政治與“侯景之亂”——兼論“侯景之亂”對南北政局的影響
一、梁武帝其人、其政
二、侯景之亂
三、“侯景之亂”與南北政局
第十一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與社會
一、佛教與東晉南朝的政治
二、佛教與十六國北朝政治
三、南北朝的反佛
第十二講 南北朝的差異
一、南北社會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差異
二、南北門閥士族的差異
三、南北兵制的差異
四、南北學(xué)風(fēng)的差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