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中國宗族史

中國宗族史

中國宗族史

定 價:¥38.00

作 者: 馮爾康 等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專題史系列叢書
標 簽: 中國政治

ISBN: 9787208082694 出版時間: 200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4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專題史系列叢書。上海人民出版社建議給《中國宗族史》出一個新版,我們很高興地接受《中國宗族史》問世業(yè)已十五年,學術(shù)界對宗族史的研究可以說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對宗族的屬性有了較為準確的認識,特別是對近當代的宗族、宗親活動,開始突破“封建宗法”、“封建主義復辟”的定性,向多元方向的視角去考察它,因而宗族史研究的面貌大為改觀。我們的研討同樣有了新進度。這次增訂,主要是將我們的、學術(shù)界的新見解反映進來,而且基本上是增寫,擴充原來的內(nèi)容約二三成。此次修訂,由浙江版的負責人馮爾康和常建華主持,我們和劉敏教授、閻愛民副教授共同執(zhí)筆,并由常建華統(tǒng)稿。

作者簡介

  馮爾康,1934年生,江蘇儀征人。1959年開始執(zhí)教于南開大學,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與研究,2002年退休。著有《雍正傳》、《清史史料學》、《中國社會史概論》、《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xiàn)代轉(zhuǎn)向》,主編并主撰《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的演變》等書。常建華,1957年生,河北張家口人,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宗族史與族譜學研究,著有《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朝鮮族譜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合作編著《中國宗族社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國家譜綜合目錄》(中華書局1997年版)等書。

圖書目錄

緒論 宗族生命力及宗族史探討價值
第一節(jié) 宗族史研究概況
一、宗族史研究的論著
二、宗族史研究的成績
三、宗族史研究的缺陷
第二節(jié) 宗族定義和宗族史研究對象
一、什么是宗族、家族
二、宗族史研究對象與范疇
第三節(jié) 宗族的發(fā)展變化
一、宗族發(fā)展史的分期標準
二、宗族發(fā)展的五個階段
三、宗族發(fā)展的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宗族的功能與宗族的生命力
一、宗族的政治功能
二、宗族的社會功能
三、宗族對社會的適應力和生命力
第五節(jié) 宗族制對歷史的影響和研究價值
一、宗族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二、宗族史研究的學術(shù)價值
三、宗族史研究的社會意義
第一章 上古分封社會的典型宗族
第一節(jié) 中國史前時代的宗族
第二節(jié) 世族制下宗族的形態(tài)特點及演變
一、殷商時期
二、西周時期
三、春秋時期
第三節(jié) 商至春秋時期幾項主要的宗族制度
一、宗法等級制
二、婚姻制度
三、姓氏制度
四、宗廟祭祀制度
五、墓葬制度
第四節(jié) 世族制度的瓦解與宗族的衰微
一、宗族與國家關(guān)系的變化
二、族人與宗族關(guān)系的變化
第二章 中古士族制與宗族
第一節(jié) 秦漢時期以食封貴族為主的宗族
一、分封制瓦解后的宗族與宗族組織
二、宗法開始下移
三、世家大族向士族轉(zhuǎn)化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土族社會中的宗族
一、等級社會中的宗族與宗族內(nèi)的等級結(jié)構(gòu)
二、宗族活動與社會活動的一體化
三、門第通婚與士族的文化壟斷
四、宗族的遷徙與南北方宗族發(fā)展的特點
第三節(jié) 隋唐時代士族宗族制的敗落
一、新舊士族的斗爭與士庶界限的縮小
二、科舉制對士族的巨大沖擊
三、社會貧富分化加劇與宗族離析
四、士族宗族的徹底敗落
五、中古宗族制度與士族社會的特征
第三章 宋元科舉制下宗族制度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重建宗族制度的主張
第二節(jié) 廟制不立與祠堂的設置
一、家廟祭祖制度
二、祠堂
三、墓祠
四、寺觀立祠
第三節(jié) 族田的形態(tài)
一、祭田
二、義田
三、義學田
第四節(jié) 族學的出現(xiàn)
一、范氏義學與南宋的族學
二、元代的族學
第五節(jié) 族譜的修纂與收族
一、新族譜的創(chuàng)立
二、南宋族譜的修纂
三、族譜內(nèi)容的充實與重視收族
第六節(jié) 族長與宗族管理
第七節(jié) 家法與宗族管理
第八節(jié) 宋元時期宗族社會的特征
第四章 明清祠堂族長制宗族的強化
第一節(jié) 祭祖權(quán)的擴大與祠堂的普遍化
一、明代的家廟令與祭祖禮制
二、清代祠廟祭祖的違禮逾制
第二節(jié) 宗族的結(jié)構(gòu)
一、從服制看宗族結(jié)構(gòu)
二、從房分看宗族結(jié)構(gòu)
第三節(jié) 族規(guī)家訓與族人生活
一、宗族鄉(xiāng)約化
二、族規(guī)的興起
三、賦予祠堂族長以宗族司法權(quán)力
四、對族人日常生活的要求
第四節(jié) 宗族的養(yǎng)與教
一、宗族對族人的養(yǎng)贍
二、族學與族人的教育
第五節(jié) 族譜的政治化傾向與體例的完善
一、族譜的政治化傾向
二、族譜體例的完善
第六節(jié) 華北宗族的組織化——以山西洪洞晉氏為例
一、洪洞晉氏的興起
二、洪洞晉氏的宗族組織化
三、洪洞晉氏宗族的特性
第七節(jié) 南方的宗族械斗
一、愈演愈烈的械斗與清政府的對策
二、宗族械斗的社會背景與原因
三、械斗的社會后果
第八節(jié) 明清時期宗族社會的特征
第五章 近現(xiàn)代移民社會和大陸社會的宗族
第一節(jié) 近代以前的移民和宗族
一、古代移民的一般情況
二、古代移民與宗族
三、古代移民及其宗族的特點
第二節(jié) 近代移民與宗族
一、南洋移民的宗族活動
二、臺灣移居民的宗族活動
三、近代大陸宗族的特點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社會的宗族組織
一、新移民與宗親組織一般狀況
二、宗親會的成員與管理體制
三、工業(yè)社會下宗親會的功能
四、現(xiàn)代大陸宗族簡況
第六章 宗族與社會
第一節(jié) 宗族與家庭
一、宗族小社會中的家庭
二、家庭與社會中介體的宗族
三、宗族制度與家長制
第二節(jié) 宗族與政治
一、從選官制度看宗族與國家的關(guān)系
二、家法與國法
三、國家維護基層社會秩序的宗族政策
第三節(jié) 宗族活動與譜牒編纂
一、譜牒的萌生
二、士族制與官修譜牒的繁榮
三、私家修譜的發(fā)展
四、宗親活動與創(chuàng)建中的新族譜
五、族譜的價值及在世界的特殊地位
第四節(jié) 宗族對社會的適應性
一、宗族與社會經(jīng)濟
二、宗族的開放性與活力
三、宗族的未來
后記
新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