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
理學譫言
評近人之文化研究
文化思想之沖突與調和
附錄一:中國文化即是儒教、儒學
附錄二:“中國哲學”
佛學
論魏晉佛法興盛之原因
論晉宋問佛教
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述略
竺道生與涅粲學
釋法瑤
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
攝山之三論宗史略考
隋唐佛學之特點——在西南聯大的講演
論中國佛教無“十宗”
中國佛教宗派問題補論
與胡適先生關于中國佛教史的通信
附(一):用彤先生1928年7月16日致胡適信所附《中國佛教史略》中的《禪宗》一章
附(二):胡適1928年7月21日復用彤先生信全文
玄學
緒論
魏初名理之學
言意之辨
本末有無之爭
貴無之學(上)——王弼
貴無之學(中)——阮籍和嵇康
貴無之學(下)——道安和張湛
崇有之學與向郭學說
王弼與郭象
結論
魏晉玄學與文學理論
魏晉玄學流別略論
魏晉思想的發(fā)展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