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各級教育高等教育屬性論

高等教育屬性論

高等教育屬性論

定 價:¥25.00

作 者: 付八軍 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0038887 出版時間: 200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2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發(fā)掘對象事物屬性的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本書提出高等教育屬性具有客觀性、條件性、層次性、多樣性和無限性,同時,也得知商品性,生產性,政治性等都屬于高等教育的屬性。以商品性為例,既然高等教育具有商品性,那么,其商品屬性是客觀存在的,且在實踐層面上展現(xiàn)出來又是有條件的。因此,并不是說高等教育不能商品化,而是看其條件是否成熟,能不能商品化。這可以解釋高等教育商品化為何不能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萌發(fā),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晨曦微露。但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運作。最終取決于該國政府對高等教育商品屬性的選擇與利用。這就可以解釋同樣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的存在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現(xiàn)實行為,而有的卻把高等教育當作福利蛋糕。同理,既然高等教育具有多樣化的屬性,在實踐上的展現(xiàn)又取決于政府的選擇,那么,就不難理解在某個時期展現(xiàn)高等教育的政治屬性,在某個時期展現(xiàn)其經濟屬性,在某個時期又展現(xiàn)其文化屬性。不過,政府對教育屬性的選擇,同樣不得違背其條件性,這就可以解釋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南橘北枳現(xiàn)象。至此,本書得出一種新的視角:宏觀層面的高等教育實踐,源于政府(教育政策)對高等教育屬性的選擇和利用。以此來梳理中美兩國自古至今的高等教育實踐,進一步確證了該種視角的正確性。這種視角有利于深刨各種關于教育產業(yè)化,市場化和商品化的紛爭之源,有利于縷析“政府想給高等教育定什么屬性,它就有什么屬性”的錯誤之處,更有利于找到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突破口。從該種視角出發(fā),通過分橋得知,中國當前應當展現(xiàn)高等教育的商品屬性、生產力屬性和職業(yè)屬性,同時,政治屬性逐漸淡化,文化屬性不斷升溫,育人屬性得以彰顯。將是未來高等教育的走向。本書適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哲學愛好者,以及所有關心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付八軍男,1976年生,湖南岳陽人。教育學博士。副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湘潭大學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學士,2001年,提前一年從湘潭大學哲史文化學院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隨后,在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從事調研與管理工作:2003年進入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2006年博士畢業(yè)后,到中國教育報刊社從事編輯和新聞工作。當年10月,轉入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工作至今。 近五年來,先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等發(fā)表或轉載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主要從事高等教育,教師教育研究。

圖書目錄

引言
上篇:高等教育屬性的本體論研究
 第一章 高等教育屬性的內涵
 第一節(jié) 事物的屬性
 一、從屬性問題的前提條件來把握屬性的內涵
  二、從屬性的五個基本特點來把握屬性的內涵并提升屬性問題的認識方法論意義
  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的本質
  一、高等教育是一個歷史的、相對的概念
 二、運用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來界定高等教育本質的嘗試
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的特有屬性
  一、“高”、“?!迸c“高”、“博”之爭
  二、“高”與“專”在高等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xiàn)
 第二章 高等教育屬性的類別
 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屬性分類
 一、對象事物的屬性分類
  二、高等教育的特有屬性與普遍屬性
  三、高等教育的基本屬性
 四、宏觀層面的高等教育屬性體系
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和產業(yè)性
 一、高等教育具有鮮明的產業(yè)性
   二、高等教育具有與其他公益事業(yè)不同的公益性
   三、高等教育產業(yè)性與公益性的共存與沖突
   四、高等教育的產業(yè)性、公益性與教育政策之關系
中篇:高等教育屬性的實踐論研究
 第三章 中美兩國對高等教育屬性選擇的嬗變
第一節(jié) 美國對高等教育屬性的選擇
 一、殖民地時期:突出政治屬性
  二、從獨立戰(zhàn)爭到南北戰(zhàn)爭時期:在育人屬性的基礎上突出文化屬性
 三、從南北戰(zhàn)爭到二戰(zhàn)時期:在育人屬性的基礎上突出經濟屬性
  四、二戰(zhàn)期間:突出政治屬性
  五、二戰(zhàn)后至20世紀60年代末:在育人屬性的基礎上突出生產力屬性
  六、20世紀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育人屬性的基礎顯現(xiàn)商品屬性
  七、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育人屬性的基礎上全面展現(xiàn)高等教育的生產力屬性、商品屬性、市場屬性和交流屬性
第二節(jié) 中國對高等教育屬性的選擇
  一、中國古代時期:在社會屬性的基礎上突出政治屬性
  二、晚清時期:在社會屬性的基礎上顯現(xiàn)生產力屬性
 三、“中華民國”時期:建立在國家對高等教育社會屬性的選擇基礎之上
  四、1949年至1952年新中國成立初:在社會屬性的基礎上突出政治屬性
  五、1953年至1966年文革之前:在社會屬性的基礎上顯示經濟屬性
  六、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時期:典型而又單一的政治屬性
 ……
 第四章 中美兩國對高等教育屬性選擇的比較與分析
下篇:高等教育屬性的價值論研究
 第五章 中國當前應當展現(xiàn)的高等教育屬性
 第六章 全球未來高等教育屬性的走向預測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