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氣象及水均衡要素觀測要求
1.1 氣象觀測
1.2 原位觀測試驗
第二章 野外調查的基本要求
2.1 遙感圖像解譯
2.2 地表水與地下水凋查
2.3 與水有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地質調查
第三章 水文地質測繪的基本操作技術
3.1 觀測點與觀測路線要求
3.2 流量的測量
3.3 地下水位的觀測
3.4 水樣采取
3.5 民井簡易抽水
3.6 鉆孔抽水試驗
3.7 滲水試驗
3.8 泉的觀測記錄
3.9 水井的觀測記錄
3.10 地表水(河流)的調查
第四章 抽水試驗
4.1 基本要求
4.2 抽水試驗孔布置要求
4.3 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要求
4.4 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要求
4.5 抽水試驗資料整理及參數(shù)確定方法
4.6 報告提綱
第五章 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與資料分析
5.1 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工作基本要求
5.2 觀測點線的布置要求
5.3 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項目
5.4 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資料整編與分析
第六章 啟發(fā)性教學階段的基本技能訓練
6.1 潮水峪鳳山組泥質礫屑灰?guī)r裂隙水賦存條件分析
6.2 東部落寒武系府君山組灰?guī)r巖溶裂隙水形成條件分析
6.3 潘莊寒武系張夏組灰?guī)r巖溶裂隙水成園分析
6.4 亮甲山奧陶系下統(tǒng)灰?guī)r巖溶裂隙水形成條件與富集規(guī)律
6.5 黑山嘴斷裂構造低溫熱水泉的成因分析
6.6 大石河河谷地表水、地下水形成與分布的調查分析
6.7 吳莊背斜、花廠峪北溝溶洞成因分析
6.8 大石河谷沖積層滲水試驗
6.9 石河水庫調查
第七章 獨立性教學階段的基本技能訓練
7.1 孔隙水區(qū)的水文地質測繪
7.2 巖溶區(qū)的水文地質測繪
7.3 基巖裂隙水區(qū)的水文地質測繪
7.4 碎屑巖類孔隙裂隙水區(qū)的水文地質測繪
7.5 環(huán)境水文地質測繪
第八章 創(chuàng)造性教學階段的基本技能訓練
8.1 實際材料圖的編制
8.2 綜合水文地質圖的編制
8.3 地下水化學圖的編制
8.4 地下水等水位線圖的編制
8.5 環(huán)境水文地質圖的編制
8.6 資料整理及報告編寫
第九章 白城實習基地概況
9.1 地理位置及社會經濟概況
9.2 區(qū)域地形地貌概況
9.3 區(qū)域地質概況
9.4 水文地質概況
9.5 抽水試驗場地概況
第十章 秦皇島實習基地概況
10.1 自然地理與社會經濟概況
10.2 地貌
10.3 地質概況
10.4 水文地質條件
10.5 區(qū)域水資源
附表1 抽水試驗水位觀測記錄表
附表2 抽水試驗水位恢復觀測記錄表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