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列平,1960年生,浙江溫州人。1988年6月于東南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3月~1998年3月日本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F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混凝土結構、鋼骨混凝土結構、高強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工程結構抗震與減震、FRP材料的工程應用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和海外青年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863”計劃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多個國家級課題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參加《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等7部國家和行業(yè)標準的編制。 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混凝土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分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控制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國際土木工程FRP復合材料學會理事,并于2008年當選該學會Fellow等。發(fā)表論文300余篇,SCI收錄14篇,EI收錄50篇,獨立撰寫和與他人合作撰寫專著和教材7部。1995年獲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稱號;2000年獲寶鋼教育優(yōu)秀教師獎;2003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勵;2005年獲北京市教學名師獎;2007年獲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特等獎。孫海林。1978年生,山東諸城人。2006年7月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供職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結構設計和復雜結構分析設計研究.以及高強輕骨料混凝土結構力學性能及應用研究。參與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國家體育場“鳥巢”鋼結構地震安全性研究、北京奧運射擊館超長結構溫度應力分析等多項課題研究;負責承德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安哥拉卡賓達大學建筑系館等多項工程設計。近年來發(fā)表論文15篇,其中EI收錄3篇。陸新征。1978年生,安徽蕪湖人。2005年1月于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F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工程結構非線性分析和防災減災研究。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等多個國家級課題。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與結構分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分學會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委員會委員,國際計算力學學會會員,國際FRP結構應用學會會員。發(fā)表論文100余篇,SCI收錄9篇,El收錄35篇,被國內外研究者引用超過1000次,與他人合作出版教材5部。2003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7年獲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特等獎,2007年獲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