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OSI/RM模型與TCP/IP協(xié)議體系
1.1 OSI/RM參考模型
1.1.1 OSI/RM的形成
1.1.2 OSI/RM的層次結構
1.2 TCP/IP協(xié)議體系
1.2.1 TCP/IP協(xié)議體系的層次結構
1.2.2 TCP/IP協(xié)議體系的協(xié)議分布
1.2.3 TCP/IP協(xié)議體系的數據封裝拆封
1.3 IP協(xié)議
1.3.1 IP協(xié)議及特點
1.3.2 IP地址與子網掩碼
1.4 TCP協(xié)議和UDP協(xié)議
1.4.1 TCP協(xié)議
1.4.2 UDP協(xié)議
1.5 ARP協(xié)議和ICMP協(xié)議
1.5.1 ARP協(xié)議
1.5.2 ICMP協(xié)議
實驗內容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局域網基礎
2.1 局域網概述
2.1.1 局域網的定義
2.1.2 局域網中的拓撲結構
2.1.3 局域網的傳輸方式
2.1.4 局域網的類型
2.2 以太網
2.2.1 以太網的發(fā)展
2.2.2 以太網的分類
2.2.3 傳統(tǒng)以太網
2.2.4 快速以太網
2.2.5 千兆以太網
2.3 中繼器和集線器
2.3.1 中繼器的工作原理
2.3.2 5-4-3原則
2.3.3 集線器的工作原理
2.3.4 集線器的端口類型
2.3.5 集線器的分類
2.3.6 沖突域的概念
2.3.7 交換網絡的出現
2.4 網卡
2.4.1 網卡的功能
2.4.2 網卡的分類
實驗內容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交換機基礎和配置
3.1 交換機的產生和工作原理
3.1.1 網橋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3.1.2 交換機的產生和工作原理
3.1.3 交換機、網橋、中繼器和集線器的區(qū)別
3.2 交換機概述
3.2.1 交換機的功能概述
3.2.2 交換機的體系結構
3.2.3 交換機的交換方式
3.2.4 交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3 交換機的分類
3.4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3.4.1 交換機的外觀和產品說明
3.4.2 帶外管理和帶內管理
3.4.3 交換機的配置模式
3.4.4 交換機配置基礎
3.4.5 交換機的存儲介質和啟動過程
3.4.6 常用的交換機配置指令
3.5 交換機的常用配置
3.5.1 交換機管理分級配置
3.5.2 交換機文件的上傳和下載配置
3.5.3 交換機的端口配置
3.6 交換機的應用配置
3.6.1 VLAN技術與配置
3.6.2 堆疊技術、級聯(lián)技術與配置
3.6.3 鏈路聚合技術與配置
3.6.4 端口地址綁定技術與配置
3.6.5 端口鏡像技術與配置
3.7 橋接環(huán)路與生成樹協(xié)議
3.7.1 冗余拓撲結構
3.7.2 橋接環(huán)路的危害
3.7.3 生成樹協(xié)議工作原理與配置
3.8 三層交換機概述
3.8.1 三層交換機簡介
3.8.2 三層交換機的主要技術
實驗內容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廣域網基礎
4.1 廣域網的簡介
4.1.1 廣域網的概念
4.1.2 典型的廣域網鏈路連接方式
4.1.3 廣域網接入設備
4.2 PSTN公用電話網
4.3 ISDN綜合業(yè)務數字網
4.3.1 ISDN簡介
4.3.2 ISDN信道類型
4.3.3 數字用戶接口類型
4.3.4 ISDN功能組
4.3.5 ISDN參考點
4.3.6 ISDN幀結構
4.4 DDN數字數據網
4.5 X.25分組交換網
4.6 幀中繼
4.6.1 幀中繼簡介
4.6.2 幀中繼特點
4.6.3 幀中繼的工作過程
4.6.4 幀中繼的幀格式
4.7 ATM異步通信模式網
4.7.1 ATM簡介
4.7.2 信元結構
4.8 鏈路封裝協(xié)議
4.8.1 鏈路封裝協(xié)議簡介
4.8.2 常見廣域網幀封裝
4.8.3 廣域網連接的選擇
4.8.4 PPP協(xié)議
4.8.5 HDLC協(xié)議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IP路由與路由器基礎
5.1 路由器概述與IP路由過程
5.1.1 路由器概述
5.1.2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5.1.3 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區(qū)別
5.1.4 IP路由過程
5.2 路由器基礎
5.2.1 路由器的組成
5.2.2 路由器硬件結構
5.2.3 路由器軟件結構
5.2.4 路由器的啟動過程
5.2.5 路由器接口類型
5.2.6 路由器的分類
5.3 路由器基本配置
5.3.1 路由器的外觀和產品說明
5.3.2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和配置模式
5.3.3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5.4 路由器的常用配置
5.4.1 路由器管理登錄安全配置
5.4.2 路由器配置文件備份和軟件升級配置
5.4.3 路由器接口配置
5.4.4 路由器協(xié)議封裝配置
5.5 路由器的應用配置
5.5.1 路由器DHCP服務配置
5.5.2 路由器訪問控制列表ACL配置
5.5.3 路由器NAT配置
5.5.4 路由器獨臂路由配置
實驗內容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路由協(xié)議
6.1 路由表
6.1.1 路由表簡介
6.1.2 路由表結構
6.1.3 路由表匹配過程和原則
6.2 路由協(xié)議的分類
6.2.1 直連路由、動態(tài)路由和靜態(tài)路由
6.2.2 內部網關協(xié)議(IGP)和外部網關協(xié)議(EGP)
6.2.3 距離矢量、鏈路狀態(tài)路由選擇協(xié)議
6.2.4 有類路由協(xié)議和無類路由協(xié)議
6.3 靜態(tài)路由配置和缺省路由配置
6.3.1 靜態(tài)路由配置
6.3.2 缺省路由配置
6.4 RIP協(xié)議
6.4.1 RIP概述
6.4.2 RIP路由表形成過程
6.4.3 路由自環(huán)問題及解決方法
6.4.4 RIP配置
6.5 OSPF協(xié)議
6.5.1 OSPF概述
6.5.2 OSPF協(xié)議的基本術語
6.5.3 OSPF數據包類型
6.5.4 五種類型的OSPF數據包
6.5.5 LSA數據包
6.5.6 OSPF的網絡類型
6.5.7 OSPF協(xié)議工作過程
6.5.8 OSPF區(qū)域
6.5.9 OSPF單區(qū)域的配置
實驗內容
學習思路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綜合實訓
7.1 綜合實訓一
7.2 綜合實訓二
7.3 綜合實訓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