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宋集傳播考論

宋集傳播考論

宋集傳播考論

定 價:¥45.00

作 者: 鞏本棟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文獻傳承與文化認同研究叢書
標 簽: 檔案學

ISBN: 9787101065770 出版時間: 200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古典文獻對中國文化傳承的貢獻是全方位的。它不僅以一種相對集中而凝固的方式保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而且通過傳抄、印刷、編輯、整理、誦讀、研究等傳播方式,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而參預了對中國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文化內涵的塑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在文獻傳承的過程中,不僅各個學科領域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具體文獻的傳承,參預了對中國文化之民族特色的塑造,并影響了中國人對自身心理情感與思想文化的民族認同;而且,作為文獻著錄和書籍傳承的重要支撐的目錄學,也一貫致力于整合林林總總的固有文獻與已有知識,使之系統(tǒng)化與合理化,與此同時,其自身還構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體系與學術框架。有鑒于此,幾年前,當南京大學文學院(當時的南京大學中文系)正式實施國家“985工程”“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的研究計劃時,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和古典文獻研究所的同人們集思廣益,提出以“文獻傳承與民族文化認同研究”為名設立子課題,并很快通過了專家組的立項論證?,F(xiàn)在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這套“文獻傳承與文化認同研究叢書”,就是這一子課題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鞏本棟,1955年生,江蘇豐縣人。1990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韓國延世大學客座教授、臺灣大學訪問教授、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南京大學人文社科高級研究院駐院學者,現(xiàn)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著述有《北宋黨爭與文學》、《唱和詩詞研究》、《辛棄疾評傳》、《廣弘明集釋譯》、《中國現(xiàn)代學術演進》等。

圖書目錄

綜論篇
論宋人別集的編纂、刊刻與流傳
一、宋人別集編纂的概況
二、宋人別集的類型和編纂體例
三、宋人別集的保存、刊刻與流傳
四、關于宋集宋注
論明人整理宋人別集的成績
一、元人對宋集的收藏與傳刻
二、明人對宋集的搜集與保存
三、明人對宋集的刊刻與傳播
四、明人對宋集的輯錄與選編
論清人整理宋人別集的貢獻
一、清初士人保存文獻的意識
二、四庫館臣輯宋集的成績
三、清人對宋集宋注的整理與傳播
域外篇
論域外所存的宋代文學史料
一、宋人的別集與總集
二、宋集之朝鮮本與和刻本
三、宋集之選本和注本
四、詩話及其他域外文獻中所見宋代文學史料
論朝鮮時代的宋人詩文選本
一、對宋詩發(fā)展的認識
二、對理學詩派的鐘情
三、宋四六選本的編纂
論《王荊文公詩李壁注》——從宋本到朝鮮活字本
一、宋本的編撰、刊刻與流傳
二、宋庚寅增注本的版本面貌和特征
三、宋本“補注”和“庚寅增注”的撰者
四、宋本與元本的關系
五、元本和朝鮮本中劉評的有關問題
六、宋本與朝鮮活字本
宋人撰述流傳高麗、朝鮮兩朝考略
一、漢籍流傳高麗、朝鮮兩朝概說
二、經(jīng)部書考略
三、史部書考略
四、子部書考略
五、集部書考略
六、幾點思考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