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樹屯》是一部傣族民間敘事長詩。《召樹屯》源于傣族佛教典籍《貝葉經·召樹屯》,是一部佛教世俗典籍故事,佛經故事文本為老傣文,其傳播形式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由僧侶誦讀的《貝葉經》散文體韻文;二是民間藝人“贊哈”的說唱手抄本。百年來,這部敘事詩一直為傣族人民所傳唱,歷久不衰,在傣族地區(qū)流傳過程中,形成許多異文。西雙版納地區(qū)的傣族稱為《召樹屯》或《召樹屯與喃木諾娜》或《孔雀公主》;德宏傣族地區(qū)稱為《嫡悅罕》。此外,還有異文《召洪罕與嫡拜芳》(流傳于西雙版納)和《召西納》(流傳于德宏地區(qū))。這部長詩是1956年整理發(fā)表的,是翻譯成漢文的第一部傣族文學作品,并由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后經過20年的風雨,整理者重新做了整理、翻譯,于1979年8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修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