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叢書·中外名著榜中榜: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德國十八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約翰·歌德的代表作,這部書集體小說一經出版,便風行各國,200多年來成為全世界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必讀的經典,掀起陣陣少年維特熱。本書主人公維特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敏感多情,才華橫溢,憤世嫉俗。故事發(fā)生在1771年5月至1772年12月,情節(jié)十分簡單:維特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愁善感。初春的一天,他告別了家人和好友,來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對當地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兒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靄、村童幼女,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煩惱。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鐘情?本書描寫了熾熱而又不幸的愛情,可又不僅僅只是一部愛情小說。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于一般平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有創(chuàng)造力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可圍繞他的卻是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社會風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趨勢傲慢的貴族,讓他感到窒息。他自己又陷入了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殺的道路。維特與社會的沖突,具有強烈的反封建的意義。通過維特的悲劇,小說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德國社會許多不合理的現實,表達了一代覺醒的德國青年的革命思想。維特的悲劇不僅僅只是個人的悲劇,也代表了時代的痛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