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Tagore,1861-1941),印度詩人、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出身加爾各答市的望族,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但在父兄的教導下,掌握了豐富的歷史、文學知識。十四歲時就有詩作發(fā)表。1878年赴英留學,學習英國文學和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后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此后出訪了歐洲很多國家及中國、日本等。他在詩歌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詩集《暮歌》、《晨歌》、《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吉檀迦利》、《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和哲理短詩集《故事詩集》等。在小說方面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中篇小說《兩姊妹》、《四個人》,短篇小說《河邊的臺階》、《饑餓的石頭》等。另外,還有戲劇《國王》、《郵局》等。泰戈爾的創(chuàng)作融合了印度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學的有益成分,對印度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譯者簡介:吳巖(原名孫家晉),1918年出生于汀蘇昆山。曾任上海文藝出版社室主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副總編輯、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兼黨組書記。著作:《株守》(小說集)、《風云側記》(散文集),譯作:《克雷洛夫寓言》、《農民》、《泰戈爾抒情詩選》、《心笛神韻》等20余種。因數十年來在文學翻譯工作中成績突出,被中圍作家協(xié)會授予魯迅文學獎-全同優(yōu)秀文學翻譯彩虹獎(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