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插圖本)》編成于唐貞觀二十年(646),記錄了玄奘游歷印度、西域旅途的見聞。主要講述了玄奘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其中包括玄奘親身經歷的一百一十國以及傳聞聽說的二十八國的詳細情況。書中生動地描述了如千泉、大石門、天祠、三龍池、烈士池等遺跡,還有五百羅漢僧傳說、八王分舍利等很多佛教傳說故事,以及玄奘游學五印,大破外道諸論等精彩片段。這些寶貴資料對于研究我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佛教、交通及民族史都有很大幫助。它先后被譯為英、法、德、日等文字廣為傳播,在國際上擁有重大影響。其實在玄奘之前,已有《山海經》、《法顯傳》等不少地理著作,但書中有夾雜神異色彩或敘述繁瑣、涉及面狹窄等缺陷。而玄奘卻是根據(jù)親身見聞,較具體地了解各地情況,編成《大唐西域記(插圖本)》。故《大唐西域記》和以往的地理書相比更為詳盡可信。在這版插圖本《大唐西域記》中,做了一些有助于讀者閱讀的編輯工作,具體包括:為了使讀者可以輕松地盡覽書中精髓,我們對原文進行了刪節(jié)和選擇,取其中的精華部分輯錄成冊;為了加深記憶,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我們對原文中很多久已不用的生僻字詞進行了注音,對于一些古今異讀字標識了古時的讀音;而一些較難記的詞語我們則進行了多次標注。《大唐西域記(插圖本)》還對今人不易理解的典故、人物、佛教名詞等添加了注釋,對一些今天已經不再使用的地名、山川河流的名稱等也進行了解釋,古今名稱對照使人們對這些地區(qū)的位置有一個概念。為了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大唐西域記(插圖本)》進行了原文全譯,我們力求譯文詳盡、準確,語言平實易懂,流暢通順。另外為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同時增加信息量,我們在書中配有二十張插圖,這些插圖與圖書內容搭配相得益彰,每一幅圖片都講述了一個佛教故事,同時還有精煉圖說幫助理解圖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