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發(fā)現(xiàn)之旅 高迪:富于幻想…
02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訪…
03我的爺爺蓋叫天:一脈相承…
04布萊恩的傳奇人生
05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
06書法家羅鐘
07百年巨匠·賀綠汀
08蛤蟆的油
09高甲戲表演藝術家紀亞福
10馬三立:歡笑留人間
林昌庚
《林散之》一書是為紀念父親由我執(zhí)筆而寫的,1991年曾作為江蘇省文史資料特輯…
可購
雒三桂 著
王羲之的書法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以臨摹王羲之的名作或師其筆意自成一家的書…
(德)呂勒 著,邱萍 譯
作曲家在哪個時期開始產(chǎn)生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樣子?為什么貝多芬的音…
再努拉 著
暫缺簡介...
毛昭綱
“現(xiàn)代音樂之父”德彪西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運用細致的情感、閃爍的光點,對你輕聲…
邵盈午 著
人們只知道他的畫,卻鮮有人知道他的善行。作為一代書畫大家,范曾大隱于世,…
徐可
《三讀啟功》作者與啟功先生過從甚密,深得啟功欣賞和信賴,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嚴恭
《中國電影家傳記叢書》首批圖書,選擇約20余位電影家為對象,包括從事編劇、…
朱永珍
今年是小提琴家譚抒真誕辰一百周年的日了?;叵肫鹆嗄昵伴_始與譚抒真的交…
(蘇聯(lián))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周成…
翻譯塔可夫斯基的日記選《時光中的時光》,如同觀賞他的七部半電影,亦如同研…
可讀可購
山谷
在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傅抱石無疑是開宗立派的偉大畫家之一。他以杰出的繪畫…
謝美生
《一代名旦尚小云》是作者根據(jù)自己親自采訪尚小云先生的夫人王蕊芳、尚小云先…
焦世宏 劉向宏
《焦菊隱》作為國內(nèi)第一部關于焦菊隱的傳記,全面而系統(tǒng)地描摹出他不同時期的…
侯文正
傅山是一個有多方面成就的思想家,對于文學藝術也有高深的造詣。 他的詩論、…
讓娜·尚皮永 著
《蒙馬特之舞:蘇珊娜·瓦拉東傳》是龔古爾傳記獎作品。蘇珊娜,一位西方…
左漢中 著
在人類尚沒有“文化遺產(chǎn)”的概念之時,廣大民間各種世代相傳的文化中,唱主角…
馮莉 著
孟慶江 劉源
《論葉淺予》是為紀念他老人家而作。全書內(nèi)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葉老先…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等 編
《百歲學人繆天瑞:慶賀繆天瑞百年華誕影集》:繆天瑞,中國音樂學家,翻譯家…
鐘梅 編著
從1998年開始,我經(jīng)常跟一群不認識的陌生人泡在北露天對面的栗正酒吧里。我都…
俞載道 口述,黃艾橋 撰寫
本書通過對一位在同濟大學求學、工作、生活了70年的知名教授進行訪談,既回顧…
吳贛伯 編
本書收錄的主要是二十世紀出生的國樂人物。但有些出生于十九世紀,其音樂生活…
(俄羅斯)格列日考夫斯基 著,張舒平 譯
這是一本生動描述列奧納多·達·芬奇既光輝又坎坷的一生的小說。作者…
王重光、鮑正梁、等
法國出生,美國長大,中國血統(tǒng),用大提琴融合了多民族的音樂文化突破樂界藩蘺…
王伯偉
《論稿》第一部分選錄的文稿內(nèi)容多集中于馮紀忠先生自己所經(jīng)歷的創(chuàng)作活動以及…
劉嵩崑 著
自徽班進京,至今已有200余年的歷史。在這200余年的滄桑變遷、時代更替中,梨…
(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
迄今為止關于畢加索的最重要的著作。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愈顯現(xiàn)它的價值,一部沉…
劉幗君 編著
本書通過講述舒繡文女士一生中發(fā)生的幾件大事:四大名旦之一、《塞上風云》的…
閻宇
爸爸在一篇作文中寫道:“突然一道驚雷掠過,咔嚓一聲,整個天空為之一顫,好…
張海燕
《俄羅斯文化名人莊園叢書:柴可夫斯基與克林莊園》不是一般的風景名勝導游圖…
馬文蔚
這是一套突出歷史照片和圖片資料的人物聚焦書系。都說眼下屬于圖像時代。此話…
朱萬章,佃銳東 編
佃介眉在書法與篆刻之外,更長于詩詞、繪畫。前者來源于他的深厚學養(yǎng),后者表…
應大白 編著
詳細內(nèi)容: 為父親立傳,是我們子女的共同夙愿。早在1993年,我和二姐應萱在…
(德)茲爾可夫斯基 著,張育如 譯
可可·香奈兒是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時尚大師。她以靈巧的雙手和過人的時…
王家誠 著
趙之謙,是清朝咸豐到光緒年間書法家和篆刻家,更是我國金石畫派的前衛(wèi)大師,…
(美)戴維·布朗
“我老到這個歲數(shù)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什么也不懂?!薄陡窳_奇。馬克斯的幽默世界》…
彭一萬
20世紀的廈門,出現(xiàn)了一大批蜚聲國內(nèi)外的音樂家。但長期以來,有關這些音樂家…
海默爾
易卜生的名字人們耳熟能詳,他的戲劇在全世界各地的劇院歷演不衰,他的睿智和…
呂思清 著
1977年12月,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一次接見外賓的談話中自豪地說:…
(俄)列賓 著,殷涵,田彬 譯
這是一本詩意的回憶錄,列賓曾說:“受到愛護、贊揚,受到內(nèi)心甚至感到過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