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由黨項羌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于元人修前代史時沒有編撰一部西夏紀傳體正史,致使西夏公私史料在元以后湮沒殆盡。西夏王朝便成了古絲綢之路上的消失了的神秘王國。西夏學也成了“絕學”。20世紀以來,隨著西夏文物的大量出土,西夏學逐漸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顯學”。李蔚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鉤沉索引,考鏡源流,另起爐灶撰寫了這部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西夏史專著。本書對西夏立國長久的原因、西夏歷史的發(fā)展階段、西夏歷史的特點、西夏歷史的地位及西夏在政治上采用蕃漢聯合統(tǒng)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及對外存在的依賴性、民族矛盾激烈處于主導地位與對外戰(zhàn)爭頻繁、文化上的多元與儒學佛教的興盛等西夏歷史的四大特點,都有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的重大觀點。作者還摒棄了以政治、經濟、軍事、學術文化和民族關系等板塊結構敘述斷代歷史的傳統(tǒng),而是以西夏立國以后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以建國、鞏固、繁榮、衰亡四個發(fā)展階段分章立目,將西夏300余年的歷史置于運動的軌跡之中,從而勾勒了西夏歷史從立國到衰亡的全過程,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