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論叢》第15卷共載文16篇,秉承本論叢業(yè)已形成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國際刑法學與區(qū)際刑法學等刑法學科諸多領域。本卷特設了“共同犯罪專欄”,收錄了若干篇相關文章。其中王志遠的“共犯制度模式比較研究——以解讀我國共犯制度模式為線索”一文希望通過中外共犯制度的比較,揭示我國共犯制度的特點,對我國共犯制度模式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王俊平的“犯罪集團的構成特征研究”以我國《刑法》第26條第2款的規(guī)定為基礎,對犯罪集團的構成特征作了深入剖析。此外,收錄了下面一些優(yōu)秀成果:劉遠的“論刑法的概念——為基礎刑法學而作”對刑法的概念這個基礎刑法學的首要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對我國刑法概念學說的發(fā)展有所裨益。熊琦的“論法益之‘益’”一文試圖從當代最新的法益研究成果入手,批判性地剖析“益”的本質、結構與性質,提出關于“益”結構的若干新的見解。鄭延譜、韓瑞麗的“中美兩國死刑執(zhí)行制度比較研究”一文從死刑執(zhí)行方式和死刑執(zhí)行的隱蔽性兩個方面對中美死刑執(zhí)行制度進行了比較。徐京輝的“賄賂犯罪:反腐敗過程中的老問題與新思考——從澳門‘歐文龍案件’說起”一文以澳門開埠以來所揭發(fā)的最大的公務人員貪腐案件為切入點,就澳門刑事法律框架下賄賂犯罪的構成、既遂未遂、罪數認定、刑事法律后果及審判管轄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