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司法保障人權的限度

司法保障人權的限度

司法保障人權的限度

定 價:¥48.00

作 者: 黃金榮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民權學子文叢
標 簽: 司法制度/司法技術

ISBN: 9787509707418 出版時間: 200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司法保障人權的限度: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可訴性問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的可訴性問題是人權法領域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基本理論問題,它主要關注作為人權規(guī)范的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是否適合由司法機關強制實施的問題。對此問題的不同回答直接涉及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領域的國際公約是否應建立申訴機制,或者是否應在國內(nèi)憲法中規(guī)定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以及允許國內(nèi)法院對此類憲法權利條款直接實施的問題。人權法領域?qū)?jīng)濟和社會權利可訴性的懷疑論極大地妨礙了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不同種類權利同等重要的政治原則,但這種懷疑論在現(xiàn)實法律生活中又根深蒂固。那么,實現(xiàn)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可訴性的障礙和限度究竟在哪里呢?本書試圖對此作出回答。

作者簡介

  黃金榮,浙江義烏人,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市東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師事務所律師。1996和1999年分別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學位。1999~2004年在浙江大學法學院任教,2004~2006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的方向主要為法理學和人權理論。曾在《比較法研究》、《環(huán)球法律評論》、《法商研究》等雜志發(fā)表論文,并有譯著若干。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jié) 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的可訴性問題
第二節(jié) 問題與方法
一 論題與論點
二 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概念解析
一 可訴性
二 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
第四節(jié) 關于論題的一個疑問
第一章 權利理論中的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
第一節(jié) 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的懷疑論
第二節(jié) 對人權標準的再審視
一 至關重要性
二 普遍性
三 切實可行性
第三節(jié) 對“權利”概念的誤用?
一 權利與義務的相關性
二 利與要求的關系
第四節(jié) 動態(tài)權利觀與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
一 權利的三個維度與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的規(guī)范結(jié)構
二 動態(tài)權利觀與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的發(fā)展
第二章 可訴性問題的由來
第一節(jié) 國際人權公約的合與分
一 合而不同:兩公約的起草過程
二 同而不和:兩公約的規(guī)范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權利二分法與可訴性問題
一 權利二分法:兩類權利的鴻溝
二 可訴性問題:冷戰(zhàn)的產(chǎn)物?
第三節(jié) 問題的不斷重現(xiàn)
一 印度
二 日本
三 東歐
四 南非
五 加拿大
第三章 對可訴性的初步論證
第一節(jié) 對權利二分法的質(zhì)疑
一 積極權利與消極權利
二 權利的成本
第二節(jié) 義務層次理論
一 義務三分法
二 義務層次論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權利的“一體化”保護
一 平等權
二 程序性權利
三 生命權
四 經(jīng)濟和社會權利作為公民和政治權利的限制
第四章 實現(xiàn)可訴的難題
第一節(jié) 已決和未決的問題
第二節(jié) 義務層次與規(guī)范模糊性
第三節(jié) 新權利二分法與可訴的難題
一 義務層次論存在的問題
二 另一種權利二分法
第四節(jié) “一體化方法”的局限
第五章 發(fā)展可訴性:國際人權法領域的進展
第一節(jié) 發(fā)展的眼光
第二節(jié) 《公約》條約機構的實踐進展
一 最低核心義務理論的發(fā)展
二 界定《公約》權利的方法:以健康權為例
三 《公約》個人申訴機制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歐洲社會憲章》集體申訴機制
一 集體申訴機制概況
二 集體申訴案例評析
三 集體申訴案例中的可訴性
第六章 實現(xiàn)可訴的可能性與限度
第一節(jié) 政治合法性與司法能力的限制
第二節(jié) 南非憲法判例評析
一 1996年南非憲法
二 “蘇布拉姆尼案”
三 “格魯特布姆案”
四 “治療行動運動案”
五 主觀權利的范圍與限度
第三節(jié) 增強可訴性的可能措施
一 人權委員會制度
二 公益訴訟制度
三 印度的社會行動訴訟
第四節(jié) 可訴性問題及其局限
一 影響可訴性的因素
二 超越可訴性
第七章 中國法律語境中的可訴性問題
第一節(jié) 中國的特殊語境
第二節(jié) 憲法司法化的難題
第三節(jié) 可訴性理論的啟示
一 最低限度的可訴性
二 權利規(guī)范類型與可訴的程度
第四節(jié) 兩個層次的可訴性
第五節(jié) 在中國法院適用《公約》?
參考文獻
附 錄
附錄一 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附錄二 《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任擇議定書草案
附錄三 建立集體申訴制度的《歐洲社會憲章》
附加議定書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