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第10卷·第1輯)

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第10卷·第1輯)

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第10卷·第1輯)

定 價:¥33.00

作 者: 《北大法律評論》編輯委員會 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理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149782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輯《北大法律評論》分為“主題研討”、“論文”與“評論”三大主體部分??v觀20世紀西方史學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發(fā)現,其重大變化之一就是傳統(tǒng)史學的主流地位逐漸為社會文化史所取代,文化、經濟、政治、法律等各種因素之間的微妙關聯與深層互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這種如今方興未艾的學術風潮,對于中國法律史研究而言同樣是極具啟發(fā)意義。我們本期組織的主題研討“清代中國的法律與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有著共同的學術追求:五篇文章雖然具體主題各有不同,但都試圖通過對法律、文化、經濟諸因素之間的關聯與互動進行重新審視,從而在更為廣闊的歷史情境下深刻展現帝制中國后期法律實踐及其社會背景的復雜面相。中國古代的訟師正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中外學者所關注,圍繞其所產出的相關研究成果頗豐,但囿于資料所限,先前的研究大多屬于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整體性研究,往往偏于對總體特征的宏觀描述,而欠缺對具體個案的深入探討。林乾的《從葉墉包訟案看訟師的活動方式及特點》所探討的案例,雖然也曾為其他學者(例如Melissa Macauley)所簡要提及,但先前的研究均未能如此詳細地加以探討。林乾利用這一有著豐富意涵的案例材料,將之放置于當時的歷史情境之下詳加分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活躍于清代中國、有著廣泛活動網絡的訟師形象,而這一鮮活形象背后所潛藏著的有關清代法律實踐和社會現實的諸多信息,亦隨著分析的深入展開而逐漸得到顯現。

作者簡介

暫缺《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第10卷·第1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者按語
主題研討 清代中國的法律與社會
 林乾 從葉墉包訟案看訟師的活動方式及特點
 唐澤靖 彥牛杰 譯 清代的訴狀及其制作者
 李典蓉 被掩蓋的聲音——從一件瘋病京控案探討清代司法檔案的制作
 邱澎生 法學專家、蘇州商人團體與清代中國的“習慣法”問題
 鞏濤 鄧建鵬 譯 失禮的對話:清代的法律和習慣并未融匯成民法
論文
 向燕 從財產到隱私——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保護重心之變遷
 陳頎 美國私營監(jiān)獄的復興——一個懲罰哲學的透視
評論
 陳緒綱 “朗道爾革命”——美國法律教育的轉型
 蔡桂生 學術與實務之間——法教義學視野下的司法考試(刑法篇)
 海爾穆特·庫齊奧 朱巖 張玉東 譯 歐盟純粹經濟損失賠償研究
 周清林 中國語境中的“權利能力”
 郭丹青 周琰 譯 1995年以來的中國法制:穩(wěn)步的發(fā)展與顯著的延續(xù)性
編后小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