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漢語水平考試(HSK)正式推向海外。經過近20年的發(fā)展,HSK已成為全球眾多用戶漢語測評方面的首選標準。從2006年起,HSK改革舊的命題體制,擴大命題員隊伍,加快命題速度,將海外考試次數從過去的一年兩次增加到一年10次。三年來,我們已在全球使用HSK(基礎)試題25套、HSK(初中等)試題29套、HSK(高等)試題29套,擴大了考試規(guī)模,更好地適應、滿足了考生及考試用戶的需求。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漢語考試,HSK在漢語國際推廣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諱言,HSK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表現出較多的不適應。HSK應不斷調整,與時俱進,賦予考試更多的肯定性、鼓勵性、趣味性、推廣性、普及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增強漢語國際影響力。HSK以前公布的樣卷中,有一些試題的語料內容較陳舊,表達較艱澀,格調、品位不高,不能代表HSK的現有水平。新版HSK大綱中,我們提供了新的樣卷,努力克服上述弊病,使HSK能向海外考生展現一個當代的、向上的、有趣的中國形象。HSK繁瑣的聽力指導及試題說明,是海外考生反映較多的問題之一。相關指導及說明的理解難度,往往超過了試題的難度。一方面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負擔,使其因難于理解而產生畏難情緒,不能將自己具備的漢語交際能力順利地發(fā)揮出來;另一方面顯得十分低效:在完成聽力部分第一題前,HSK(基礎)有5分鐘的大段說明,HSK(初中等)近7分鐘,HSK(高等)近4分鐘,絕大多數考生在這段時間只是消極地等待考試的正式開始,指導或說明的意義不大。新版HSK大綱中,我們對此做了改進,在追求實效、簡潔的同時,也體現了漢語真正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