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理性”融合到“心性”哲學之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中國哲學”,是中國學人一百多年來的追求。長期以來,清代樸學被視做一種缺少思想性的學術類型,它在這個融合過程中的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述者微言-惠棟易學的邏輯化世界》通過解剖惠棟的思想歷程,發(fā)現他將傳統的考證行為改造成自覺的證明性行為,將“經義之真”理解成真實性與真理性的合體,從而使其義理考證具有 “知識論”的傾向:同時,惠棟融合漢宋之學??偨Y出易學的“象化模型” 作為新的行為范本,并且提出理“情”成善的“禮治”哲學,從而構建出樸學易的“邏輯化世界”。惠棟的思想經歷說明,“理性”與“心性”的融合,并不一定要采用“普遍性”或者”無限性”的視角,從“有限性”視角出發(fā),也一樣會有新的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