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在陜甘寧邊區(qū)》一書,記述了他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精神。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習仲勛同志:“他是群眾領袖,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彼贿x舉擔任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之際,正是南方革命根據地喪失,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開始長征,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時期。習仲勛和劉志丹等同志一道,充分發(fā)動和依靠群眾,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創(chuàng)性地開展軍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建設,鞏固擴大了這塊革命根據地,為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大西北奠定了可靠基礎?!读曋賱自陉兏蕦庍厖^(qū)》一書,記述了他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他謙虛謹慎,生活儉樸。正如1943年《解放日報》發(fā)表的《向領導經濟建設受獎同志學習》的社論中所說:“王震、習仲勛、馬文瑞等,所有受獎同志,在執(zhí)行政策上,在個人生活的切實樸素上,盡是模范,他們不夸不驕,在群眾中威信很高?!痹凇澳狭赫睍r期,習仲勛身為陜甘邊區(qū)政府主席,住土窯洞,吃黃米飯,穿補丁衣,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在大生產運動中,與官兵同吃同住,帶頭參加生產勞動。他為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嘔心瀝血,甘當公仆,深受群眾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