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法學教育方法論

法學教育方法論

法學教育方法論

定 價:¥28.00

作 者: 梁西,宋連斌 著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各類教育

ISBN: 9787307072374 出版時間: 200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法學教育方法論:同讀者討論國際法研究論文寫作和課堂教學等問題》主要以“教書育人”為主線,從大學生入學時的“自我塑造”至大學本科、研究生的論文設計與寫作,及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銜接等問題,以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與實踐部門的實際,從教書、做人、做學問多角度對我國的法學教育提供了豐實的可資借鑒的良方。

作者簡介

  梁西,別名梁宋云,男,1924年生,湖南安化人。國際組織法專家。1953-1982年執(zhí)教于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起執(zhí)教于武漢大學法學院。1986年經(jīng)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選批準為國際法專業(yè)博士生導師。曾先后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顧問,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法律顧問,湖北省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律顧問等職,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大學教師中最早的兼職律師之一,曾多次出席最高人民法院與北京市法院重大涉外案件的庭審。從事法學教育50余年,曾長期主講蘇聯(lián)法學、歐美刑法、國際法、國際組織法等多門法學主干課程,并從1986年起招收博士生,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大批高水平的國際法人才。他是國內“國際組織法”新課程的最早創(chuàng)設者,是國際組織法學的奠基人,對國際組織法學新體系的構建及其理論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國際組織法》一書被教育部指定為我國高等學?!把芯可虒W用書”。其有關國際組織的譯作,對我國1971年在聯(lián)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后的初期工作有實用價值,曾獲國內外和聯(lián)合國秘書處的贊賞。他的主要學術著作及其法學與教育思想,可參見本書“附錄二”。宋連斌,男,1966年生,湖北蘄春人。法學博士,200 1年起執(zhí)教于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2004年起被聘為法學教授,2005年起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曾長期從事仲裁實務,現(xiàn)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私法、仲裁法。先后主講國際私法、國際商事仲裁、仲裁法、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涉外民商事判裁的法律方法等課程,擔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編委、執(zhí)行編委、執(zhí)行編輯,《北京仲裁》顧問,《商事仲裁》編委,《商事仲裁評論》編委,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er)仲裁員,中國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上海、武漢、海口、湘潭、渭南、鄭州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他的主要著、譯作及其法學與教育思想,可參見本書“附錄三”。

圖書目錄

第一講 大學生要強化“自我塑造”的意識——和法學院新同學討論“如何讀書與做人”
第二講 關于教學方法的若干問題——和青年教師討論“如何搞好課堂教學工作”
第三講 改進國際法教學的幾點思考
第四講 法學學位論文的設計與寫作
第五講 再議法學學位論文的設計與寫作
第六講 案例教學法評析——以國際私法教學改革為視角
第七講 研究生學術訓練的幾點看法——以國際私法、仲裁法研究為例
第八講 國際法研究應注重實證
第九講 司法實踐對我國國際私法研究的挑戰(zhàn)
第十講 法學方法論與沖突法特殊性的再認識——初學者如何走出沖突法的迷宮
附錄一 主要中外文參考文獻
附錄二 梁西及其法律與教育思想評介
附錄三 宋連斌及其法律與教育思想評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