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化學分析化學(第二版)

分析化學(第二版)

分析化學(第二版)

定 價:¥18.00

作 者: 陶仙水 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分析化學

ISBN: 9787122043207 出版時間: 2010-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分析化學(第2版)》第一版自2005年出版以來, 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此次修訂在保持第一版的基本結構和編寫特色基礎上,本著與時俱進的理念,對部分內(nèi)容進行了補充和更新。全書共9章,在簡要介紹定量化學分析基礎知識、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之后, 講述了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四大滴定方法以及稱量分析法和常用的化學分離法等。為便于教學,每章開頭設有本章知識點及學習指導,每節(jié)前列出本節(jié)需要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每章束還附有思考題與習題,書后給出各章的部分習題答案,便于學生檢驗學習效果。

作者簡介

暫缺《分析化學(第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類
1.2.1 無機分析和有機分析
1.2.2 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
1.2.3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1.2.4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3 分析化學的發(fā)展趨勢
2 定量化學分析基礎知識
2.1 定量化學分析概論
2.1.1 滴定分析法
2.1.2 稱量分析法
2.1.3 定量分析過程
2.2 滴定分析法對反應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2.2.1 滴定分析法對反應的要求
2.2.2 滴定方式
2.3 標準溶液
2.3.1 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2.3.2 基準物質(zhì)
2.3.3 標準溶液的配制
2.4 滴定分析有關計算
2.4.1 定量分析結果的表示
2.4.2 化學分析計算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關系
2.4.3 滴定分析有關計算
2.5 稱量分析有關計算
思考題與習題
3 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
3.1 誤差的來源
3.1.1 系統(tǒng)誤差及特點
3.1.2 隨機誤差及特點
3.2 測定值的準確度與精密度
3.2.1 準確度和誤差
3.2.2 精密度與偏差
3.2.3 公差
3.2.4 準確度和精密度的關系
3.2.5 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3.3 數(shù)據(jù)的處理
3.3.1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3.3.2 可疑值的取舍
思考題與習題
4 酸堿滴定法
4.1 酸堿平衡的理論基礎
4.1.1 酸堿質(zhì)子理論
4.1.2 酸堿離解平衡
4.2 有關溶液pH值的計算
4.2.1 強酸(堿)溶液pH值的計算
4.2.2 一元弱酸(堿)溶液pH值的計算
4.2.3 多元弱酸(堿)溶液pH值的計算
4.2.4 混合酸(堿)溶液pH值的計算
4.2.5 兩性物質(zhì)溶液pH值的計算
4.3 酸堿緩沖溶液及其pH值的計算
4.3.1 緩沖溶液的概念、分類、組成及用途
4.3.2 緩沖溶液pH值的計算
4.3.3 緩沖容量和緩沖范圍
4.3.4 緩沖溶液的選擇
4.4 酸堿指示劑
4.4.1 酸堿指示劑的特點及其作用原理
4.4.2 指示劑變色的pH間隔
4.4.3 常見的酸堿指示劑
4.5 酸堿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劑的選擇
4.5.1 強堿(酸)滴定強酸(堿)
4.5.2 強堿(酸)滴定一元弱酸(堿)
4.5.3 多元酸(堿)的滴定
4.6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
4.6.1 直接滴定法
4.6.2 間接滴定法
4.7 非水溶液中的酸堿滴定(選學內(nèi)容)
4.7.1 溶劑的種類和性質(zhì)
4.7.2 物質(zhì)的酸堿性強弱與溶劑的關系
4.7.3 標準溶液和確定滴定終點的方法
4.7.4 非水滴定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5 配位滴定法
5.1 概述
5.1.1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鈉鹽
5.1.2 EDTA與金屬離子配合物的特點
5.2 配位平衡
5.2.1 穩(wěn)定常數(shù)
5.2.2 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
5.3 金屬指示劑
5.3.1 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5.3.2 金屬指示劑的選擇原則
5.3.3 常用的金屬指示劑
5.3.4 使用金屬指示劑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5.4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5.4.1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5.4.2 酸效應曲線
5.5 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常用方法
5.5.1 控制溶液酸度
5.5.2 利用掩蔽和解蔽
5.5.3 利用化學分離法
5.5.4 改用其他配位劑
5.6 配位滴定法的應用
5.6.1 EDTA標準溶液的制備
5.6.2 配位滴定法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6 氧化還原滴定法
6.1 電極電位
6.1.1 能斯特方程式
6.1.2 條件電極電位
6.2 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和進行的程度
6.2.1 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率的因素
6.2.2 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6.3 氧化還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劑的選擇
6.3.1 氧化還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劑
6.3.2 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劑的選擇
6.4 氧化還原滴定前的預處理
6.5 常見的氧化還原滴定法
6.5.1 高錳酸鉀法
6.5.2 重鉻酸鉀法
6.5.3 碘量法
6.5.4 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
思考題與習題
7 沉淀滴定法
7.1 莫爾法
7.1.1 方法原理
7.1.2 注意事項
7.1.3 標準溶液的配制及其應用
7.2 福爾哈德法
7.2.1 直接滴定法
7.2.2 返滴定法
7.3 法揚司法
思考題與習題
8 稱量分析
8.1 稱量分析對沉淀的要求
8.1.1 稱量分析對沉淀形式的要求
8.1.2 稱量分析對稱量形式的要求
8.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8.2.1 沉淀的溶解度
8.2.2 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8.3 沉淀的形成與純凈
8.3.1 沉淀的形成過程
8.3.2 沉淀引入雜質(zhì)的原因及除去方法
8.4 沉淀條件和稱量形式的獲得
8.4.1 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
8.4.2 獲得稱量形式的方法——過濾、洗滌、烘干或灼燒
8.5 有機沉淀劑的應用
8.5.1 有機沉淀劑的特點
8.5.2 有機沉淀劑的分類和應用實例
思考題與習題
9 常用的化學分離法簡介
9.1 沉淀分離法
9.1.1 用無機沉淀劑的分離法
9.1.2 用有機沉淀劑的分離法
9.1.3 共沉淀分離富集法
9.2 萃取分離法
9.2.1 萃取分離的基本機理
9.2.2 萃取分離法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9.3 離子交換分離法
9.3.1 離子交換樹脂的種類和性質(zhì)
9.3.2 離子交換分離法的應用
9.4 色譜法
9.4.1 柱色譜法
9.4.2 紙色譜法
9.4.3 薄層色譜法
9.5 揮發(fā)與蒸餾分離法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附錄一 常用酸、堿溶液的相對密度和濃度
附錄二 常用的緩沖溶液
附錄三 部分弱酸、弱堿的離解常數(shù)
附錄四 標準電極電位(θ)及一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極電位
附錄五 金屬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
附錄六 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18~25℃)
附錄七 相對原子質(zhì)量及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附錄八 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shù)值的表示與判定
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