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構成設計,關鍵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構成”。本書從一個比較特殊的角度來講授構成設計,它吸收和概括了構成設計中核心的藝術設計思想、本質觀念和具體的設計方法與技巧,強調以實驗室為背景的教學實踐;在注重學生構成觀念形成的基礎上強化具體的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本書以設計案例為線索,把構成設計中的平面空間和立體空間串聯(lián)在一起,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構成設計的形式,無論是二維、三維和多維的空間形式,還是自然形態(tài)、純粹形態(tài)和觀念形態(tài),它們都遵循一個統(tǒng)一的構成原則和一個基本的構成方式。本書所講授的分解構成,是構成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它甚至可以被定義為“后構成設計”,它把一個本源性的空間視為具有“母體”的性質,然后將其打散之后得到具有元素性質的材料,再進行多元方向和多種可能性的設計構造,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形態(tài)。它的基本設計語匯是:分形、分解、拼貼、混搭、重構和再。造。對分解構成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包括對空間、形態(tài)、尺度、重復、運動、張力、材質等的感受力,對不回的材料、工具和制作技巧的掌握,對各種平面和立體空間的構成形式進行基本的了解和運用,最終形成基本的構成設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