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蓋伊·奧克斯
韋伯的文本
韋伯的第一部元理論著作
韋伯的問題域(problematic)
韋伯的意圖
韋伯對實證主義的攻擊
韋伯對直覺主義的攻擊
韋伯的論題
引言
羅雪爾的“歷史方法”
羅雪爾的科學分類
羅雪爾的進化概念與實在的非理性
羅雪爾的心理學及其與古典經濟學的關系
羅雪爾著作中的推論知識界限及有機論形上因果關系
羅雪爾與實踐規(guī)范、實踐觀念問題
克尼斯與非理性問題第一部分:行動的非理性
克尼斯著作的特征
克尼斯的“意志自由”概念與“自然必然性”概念及其與現(xiàn)代理論的關聯(lián)
馮特的“創(chuàng)造性綜合”(Creative Synthesis)范疇
具體行動的非理性與具體自然事件的非理性
“解釋”“范疇”
對“解釋”“范疇”的認識論討論
1.明斯特伯格的“主觀化”科學(“subjectifying”science)概念
2.西美爾著作中的“理解”與“解釋”
3.戈特爾的科學哲學
4.李普斯論“移情”及克羅齊論“直覺”
“自明性”與“有效性”
歷史學中的“啟發(fā)性感覺”(heuristic feeling)與“展示性”描述(suggestive description)
“理性”解釋
因果關系范疇的雙重含義及非理性與非決定論之間的關系
克尼斯論具體個體概念:人類學流溢論(Anthropological Emanatism)
注釋
引言注釋
羅雪爾的“歷史方法”注釋
克尼斯與非理性問題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