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宗教比較”這門學問在學術界有兩派。一派認為,兩種不同的宗教是無法比較的(此派所持的立場為“不可化約論”,英文是Incommensurability Thesis),因為每個宗教都有不同的世界觀、不同解釋問題的預設,園此,任何方式的比較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派卻認為比較是可能的。這派學者認為,經過客觀的分析,可以比較不同宗教的一些平行觀念,只要有詳細的注解和描述,明白各自的特色以及一些相對應之處,就可以找到相同和相異的看法。大體而言,佛教對于人生的反省是從苦難開始;而孔子的儒學則側重務實,并分析“為人”的角色與責任;老子所關注的卻是宇宙不變的法則——道,以及道在人生中的具體應用?;浇趟鶑娬{的則是,人應以受造者的身份,用信心來回應造物者的召喚。若要將兩種不同的宗教傳統和教義作比較,需要精通這兩個領域的學問。否則便是自說自話。沒有多大的意義。本書作者莊祖鯤先生既擁有化工博士學位,受過西方嚴謹的科學訓練,又潛心研究中國文化多年。通曉基督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獲得美國三一國際大學文化研究哲學博士學位。如今把他鉆研的成果出版以饗讀者,對于今天有意厘清基督教思想和中國傳統信仰關系的知識分子來說,不啻為一難得佳作。